足迹
有反重力技术的黑科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1章 最高会议全体大佬被一句话拿捏(第1页)

伏羲基地主会议厅。

空气异常凝重,压力十足。

项目组最顶尖的一百多位科学家、工程师齐聚一堂,巨大的环形会议桌前,却是一片令人不安的寂静。

主屏幕上,轩辕计划的标志静静悬浮,散发着灼热的光芒。

但此刻。

这光芒却照不进在场许多人紧锁的眉头里。

在龙国物理学界德高望重的王承德院士头发已然花白,他终于打破了沉默,扶了扶眼镜,目光直视着首位的秦卫兵。

“恕我直言,秦总,马英昆首席提出的认知超前理论框架,其数学模型堪称是上帝的杰作。”

“但是,它对算力的要求是毁灭性的!这套算法要求我们实时预测并同步修正亿万个变量,根据我们的初步测算,这需要调动目前全球TOP500超算集群总和的算力,才能支撑它稳定运行一秒!”

“这已经不是工程风险问题,而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幻想!”

他的话音刚落,立刻引起了一片更深沉的共鸣。

这不再是简单的质疑,而是一种面对无法逾越的技术鸿沟时的集体绝望。

将项目的最高指挥权交给一个理论近乎异端的马英昆,去挑战一个连理论验证都无法完成的任务,这在所有人看来,已经近乎疯狂。

秦卫兵面沉如水,眼神扫过全场,将每一张或质疑或担忧的脸尽收眼底。

他没有反驳,只是微微侧身,对身旁的马英昆说:

“英昆,让他们看看。”

马英昆仿佛根本没听到刚才的质疑,他平静地站起身,走到控制台前。

他看起来有些不修边幅,眼窝深陷,那是长期思考与失眠的痕迹。

他没有多余的废话,只是简单地操作了几下。

“这是基于现有模型,对轩辕一号未来72小时运行状态的推演。”

主屏幕上,一个巨大且动态的托卡马克装置三维结构图开始运行。

仅仅几秒钟后,模型上代表“不稳定点”的红色警示光斑开始无法控制地急剧扩散,很快就覆盖了整个反应堆。一条刺耳的警报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