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赣南风格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7章 砺剑(第2页)

命令很快得到执行。一营尖刀班果然利用陡坡和炮火造成的烟雾,成功攀上,打掉了威胁侧翼的一个重要火力点,为后续部队打开了缺口。

攻坚、爆破、突击、巩固……红五军的攻击如潮水般一波接着一波,虽然过程中也出现了步炮协同脱节、个别单位冒进导致伤亡等问题,但总体而言,部队展现出了全新的面貌和更强的攻坚能力。

随着马鞍山主据点被攻克,其他几处据点在红五军和配合行动的红十六军打击下,也相继土崩瓦解。红八军则成功阻击了从寻乌县城出来增援的一股敌军。

战斗持续了五天,红二军团以较小的代价,拔除了南部边境的七处敌据点,歼敌八百余人,缴获了大量枪支弹药和粮食布匹,极大地鼓舞了部队士气和苏区群众。更重要的是,这次结合实战的演习,达到了预期目的。

战后总结会上,各级指挥员畅所欲言,既肯定了新编制、新训法在实战中的效果,也毫不避讳地指出了暴露的问题:炮兵火力运用仍显生疏,通信在复杂地形下时有中断,部分交流干部与部队磨合还不够等等。

林峰认真记录着每一个问题,他知道,这些问题必须在下一次大战前得到解决。他脑海中的系统,在这次实战练兵后,似乎对“技术兵种协同效率”有了更具体的评估能力,虽然依旧是以一种模糊的、感觉化的方式呈现。

“打得不错!”贺龙总指挥在总结时,脸上露出了笑容,“这次不光是拔了钉子,更是把咱们这把新打造的刀,开刃见了血!问题有,不怕,知道了就能改!下次,砍向老蒋主力的时候,要更狠、更准!”

十一月的赣南,寒风渐起。当红二军团带着胜利和缴获返回原防区休整补充时,紧张的气氛日益浓重。

周安民的情报处送来了更确切的消息:蒋介石已正式任命何应钦为赣粤闽边区“剿匪”总司令,调集了超过四十个师,五十万大军,计划分三路向中央苏区发动进攻。先头部队已经开始向预定攻击出发阵地运动。敌人吸取了前三次“围剿”失败的教训,采取了“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堡垒推进”的新战术,企图逐步压缩苏区,寻求与红军主力决战。

军团指挥部里,灯火通明。贺龙、恽代英、林峰等人围着地图,面色凝重。地图上,代表敌军进攻方向的蓝色箭头,粗大而狰狞,从北、东、西三个方向,如同巨大的铁钳,缓缓合拢。

“五十万对十万……”恽代英政委轻声道,语气沉重,“压力空前啊。”

林峰深吸一口气,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他的目光扫过地图上每一个可能的战场,大脑飞速运转,结合着系统那若有若无的、对宏观战略态势的模糊感应,试图从中找出破局的关键。

“敌人兵力占优,战术也更狡猾。”林峰开口,声音沉稳而坚定,“但他们战线漫长,各部协调不易,指挥上也未必统一。我们虽然人少,但内线作战,有群众支持,部队经过整训,士气正旺。关键在于,能否抓住战机,集中优势兵力,歼其一路!”

贺龙赞许地点点头:“说得对!不能硬拼,得动脑子!林参谋长,你尽快拿出一个初步的防御和反击预案,供军团讨论,并上报军委。”

“是!”林峰应道。

窗外,夜色深沉,寒风呼啸。苏区的上空,战云密布,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大战,已箭在弦上。红二军团,这把刚刚砺就的锋刃,即将迎来最残酷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