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越流放岭南发家致富的种田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4章 吃席(第1页)

猎物被统一抬到了宋大川家的院子里,宋大川家离村口那片开阔的老榕树空地不远,那里地方大、树荫浓,自然是摆席的最佳场所。

刘叔和宋大川粗略算了算人头,麻风村如今男女老少加起来,足足要坐满十八桌!

一声令下,村民们自发行动起来,家中有桌子的搬桌子,有凳子的扛凳子,碗筷碟盘也纷纷从各家各户汇集而来,虽然款式五花八门,甚至有些破旧,却洗刷得干干净净,透着一种朴实的郑重。

十八桌席面!这可不是个小工程。

但宋大婶站在院子中央,脸上不见丝毫慌乱,反而有种大将般的镇定自若。她系上那条洗得发白的粗布围裙,声音清晰利落地开始分派任务:

“柱子、铁蛋,你们几个力气大的,赶紧把野猪和山羊处理了,毛都给刮干净点!内脏别扔,仔细拿到下游小溪里淘洗干净,要洗到一点异味都不能有!”

“哎!好嘞大婶!”几个年轻后生高声应着,立刻动手。

“会收拾山鸡野兔的婶子妹子们,过来这边,烧水褪毛!”

“摘菜的,洗菜的,都动起来!萝卜、芋头、蘑菇、鲜笋、时蔬,有多少洗多少!”

“谁家还有晒干的梅菜、黄豆、鳝鱼干?都贡献出来,过后村里蚂蟥干卖钱了给大家补上!”

在她的指挥下,院子里、灶房间、小溪边,瞬间变成了一个高效运转的“厨房工厂”。

男人们负责重活粗活,妇人们则各展其能,洗切剁砍,笑语欢声夹杂着锅碗瓢盆的叮当声,热闹非凡。

刘氏也积极参与其中,她主要负责清洗蔬菜和传递东西。她一边忙活,一边仔细观察着宋大婶如何安排调度,如何处置各类食材。

看着那些看似普通的山野之物在宋大婶的指派和妇人们的巧手下逐渐变成一道道想象中的美味,她心中暗暗惊叹:“岭南人真是会吃!寻常东西也能做出花样来。”

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找机会好好跟宋大婶学几手,以后做给越越和孩子们吃。

宋清越也想帮忙做点什么,刚拿起一把青菜,就被宋大婶和几个正在切菜的婶子笑着“赶”开了。

“哎哟我的清越丫头哟!这厨房里烟熏火燎的,哪用得着你动手!”

宋大婶不由分说地夺过她手里的菜,塞给她一碗刚熬好的野鸡汤,“快去一边歇着,尝尝咸淡!你是咱们村的大功臣,今天这席面就是为你和大伙庆功的,哪有让功臣干活的道理!”

“就是就是!清越妹子,你快去歇着,等着吃就行!”其他妇人也纷纷笑着附和,眼神里充满了真挚的疼爱和感激。

宋清越心里暖融融的,还是古人比较淳朴呀!她只好端着小碗,小口喝汤,坐在一旁看着这热火朝天的景象。

她看到宋大婶看着有限的肉食,微微蹙眉思索片刻,便胸有成竹地定下了最终的菜谱。

既要让每桌看起来丰盛体面,又要尽可能地让大家都尝到肉味,这极其考验主持人的智慧和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