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四合院木工手艺人立地为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4章 深入学习(第1页)

自那日起,水木大学图书馆那浩瀚如烟的书库区,多了一个专注且持久的身影。

林墨几乎将所有课余时间都泡在了这里。他不再仅限于土木系的指定参考书,而是拿着从《建筑材料》和《结构力学》。

教科书后面抄录的冗长参考文献列表,以及向授课老师请教来的拓展书目,如同一个贪婪的矿工,深入挖掘着知识的矿脉。

他在“材料科学”区域,翻阅着《胶凝材料学》、《混凝土工艺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复合材料导论》,甚至找来俄文、英文的原版专着。

靠着字典和强大的理解力艰难啃读,试图弄清水化反应的微观机理、钢材晶体结构与其力学性能的关系、各种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深层原理。

他在“结构力学”和“弹性力学”的书架前,搜寻着《结构稳定理论》、《板壳力学》、《有限单元法基础》。

沉浸在线性代数、微分方程与具体力学问题结合的抽象世界里,努力理解各种复杂结构的内力分布与变形规律。

他在“土木工程”综合区,浏览《施工手册》、《工程地质学》、《地基与基础》,甚至翻阅《建筑学报》上的最新论文,从更宏观的视角理解材料与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与挑战。

他的借书卡很快就被填满,笔记本也用完了一本又一本。他常常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眉头紧锁,指尖划过书页上的公式图表,偶尔豁然开朗,便飞速记录;

遇到难以理解的瓶颈,则会反复查阅不同书籍,或者记下来准备去请教老师。

这种学习状态,很快引起了身边人的注意。

“咦?墨子,又去图书馆?”周伟看着林墨收拾书包准备出门,嘴里叼着半个窝头含糊不清地问。

“这都快熄灯了,你不歇会儿?听说东操场今晚放露天电影,《李双双》!”

林墨拉上书包拉链,摇摇头:“你们去吧,我还有点书没看完。”

周伟看着他的背影,挠挠头对旁边的杨振华说:“怪了哈,以前墨子也用功,可没见这么拼啊?这开学才几周,感觉他快长图书馆里了。”

杨振华一边对着小镜子整理头发,一边漫不经心地说:“人家那是要当大学问家呢!你没看他上次被系里表扬了?这叫乘胜追击!哪像咱们。”

他心里却嘀咕:莫非图书馆有什么发财的门路我没发现?

沈知书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学者的赞许:“林墨同学这种钻研精神非常可贵。大二的课程的确需要投入更多精力。他看的那些书,有些已经超过大纲要求了。”

他内心甚至有一丝紧迫感,觉得自己也不能松懈。

徐润卿闻言,整理书桌的动作微微一顿,嘴角不易察觉地抿了抿。

他最近也在发奋,本以为能拉开与林墨的差距,没想到对方似乎更加用功了?他不动声色地决定,明天也要去图书馆多待两小时。

连班主任和几位专业课老师都注意到了林墨的变化。

在办公室闲聊时,一位教《材料力学》的老教授扶了扶眼镜,笑着说:“那个叫林墨的学生,最近老来问我问题,有些角度还挺刁钻,像是看了不少课外书。不错,是块搞研究的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