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平凡的青春分集介绍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9章 青州城备战与乡野暗线(辛丑年仲春?续五)(第2页)

进城后,郑学寿先带着众人去了废弃的书院。书院位于青州城的东南角,院子里长满了杂草,几间屋子的屋顶都漏了,窗户纸也破了不少。但好在屋子够多,收拾一下就能住人。

“咱们先把这里打扫干净,”朱福友拍了拍手,召集大家,“亲兵们去修屋顶和窗户,陈大哥带着林忠嫂子去厨房看看,能不能生火做饭,海兵你带着孩子们去捡院子里的杂草,我和郑先生去城里买些粮食和布帛。”

“俺不去捡杂草!”孙海兵立刻抗议,“俺要去买烤红薯!”

“捡完杂草才能去买,”朱福友故意逗他,“不然你就别想吃烤红薯了。”

孙海兵只好噘着嘴,带着孩子们去捡杂草。孩子们倒是很开心,拿着小铲子,在院子里追着杂草“战斗”,时不时传来一阵笑声。

朱福友和郑学寿则带着两个亲兵,去了城里的集市。集市上很热闹,卖菜的、卖肉的、卖布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朱福友买了二十斤大米、十斤面粉,还有一些蔬菜和肉,又去布庄买了几匹粗布,打算给孩子们做新衣服。

“对了,郑先生,”朱福友突然想起什么,“咱们得请个先生来教孩子们读书识字,你认识靠谱的先生吗?”

郑学寿想了想,说:“我认识一个姓周的老先生,以前是青州府学的教谕,因为看不惯知府的所作所为,辞官在家了。他人很好,要是跟他说孩子们的事,他肯定愿意来。”

“那就太好了,”朱福友高兴地说,“等咱们把书院收拾好,就去拜访他。”

买完东西,两人回到书院。只见院子里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杂草被堆在墙角,亲兵们正在修屋顶,陈丰兵和林忠嫂子在厨房里生火,烟囱里冒出了袅袅炊烟。孙海兵则蹲在院子里,给孩子们烤红薯,香味飘得整个院子都是。

“朱先生,你快看,俺烤的红薯!”孙海兵看到他们回来,立刻举起一个烤得焦黑的红薯,邀功似的。

朱福友走过去,拿起一个红薯,掰开一看,里面金灿灿的,甜香扑鼻:“不错啊,比上次在驿馆烤的好吃。”

孙海兵得意地笑了,又给每个孩子递了一个红薯。孩子们捧着红薯,吃得满脸都是糖稀,像只小花猫。

下午的时候,书院终于收拾好了。屋顶补好了,窗户也糊上了新的油纸,院子里干干净净的,厨房里飘着米粥的香味。朱福友让亲兵们把买来的粮食和布帛搬进屋里,又让林忠嫂子给孩子们做了面条,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

吃过晚饭,朱福友和郑学寿去拜访周老先生。周老先生住在青州城的西北角,是一座小小的四合院,院子里种着一棵老槐树。听到他们的来意后,周老先生很感慨:“这些孩子真是可怜,我愿意去教他们读书识字,分文不取。”

朱福友很高兴,连忙道谢:“多谢周老先生,您放心,我们会给您准备好笔墨纸砚,绝不会让您受委屈。”

从周老先生家出来,郑学寿说:“咱们明天去见知府大人吧,把账本和雷烈火的日记给他,让他下令搜查青州城的血魂教余党。”

朱福友点点头:“好,不过我总觉得那个知府不靠谱,咱们得留个心眼。”

第二天一早,朱福友和郑学寿带着账本和日记,去了知府衙门。知府姓刘,是个五十多岁的胖子,脸上总是挂着虚伪的笑容。听完他们的讲述,刘知府翻了翻账本,皱着眉头说:“没想到雷烈火竟然和血魂教勾结,真是胆大包天!你们放心,本府一定会严查此事。”

可当朱福友提出要他派兵保护书院和孩子们时,刘知府却推脱起来:“最近青州城的治安不太好,兵力紧张,实在抽不出人手。这样吧,我给你们发个告示,让百姓们帮忙留意血魂教的动静,怎么样?”

朱福友心里清楚,他这是在敷衍,但也没办法,只好答应下来:“那就多谢刘知府了。”

离开知府衙门,郑学寿气愤地说:“这个刘知府,肯定是怕得罪血魂教,故意推脱!”

“我早就料到了,”朱福友倒很平静,“没关系,咱们自己想办法。亲兵们虽然不多,但保护书院还是够的。对了,海兵呢?让他赶紧去柳溪镇,跟张新泉汇合。”

回到书院,朱福友让孙海兵带着两个亲兵,去柳溪镇打听消息。孙海兵早就等不及了,背上布包,揣了几个烤红薯,就兴冲冲地出发了。

孙海兵走后,朱福友开始安排书院的事。周老先生已经来了,正在给孩子们上课,教他们读《三字经》。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的,听得很认真。陈丰兵则在院子里给亲兵们讲解伤口处理的方法,教他们怎么用“胶布药棉”包扎。林忠则根据自己对烈火寨的了解,给朱福友画了一张烈火寨的地形图,上面标注了陷阱和密道的位置。

“朱先生,你看,”林忠指着地形图,“烈火寨的后山有一条小路,能通往柳溪镇,血魂教的人肯定会从这条路上走。咱们可以在那里设个埋伏,等他们经过的时候,就能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