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诸天:真武荡魔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避祸身入玄门中(第1页)

门环声才响过数息,门内便有脚步声由远而近。

随即左边一扇门向张开一些,一个做火工道人装束、面相朴实的中年汉子走了出来。

“安叔!”

张象易唤了一声。

那汉子见张象易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身上更多处染血,登时吃了一惊:“易少爷,你怎么这般模样?”

张象易摇头道:“我先去见了叔祖再说!”

那汉子醒悟,急忙侧身让张象易进门,又引着他向内走去。

如今是战乱年景,真武庙也养活不起太多人口,除了这个负责打扫、炊爨、采买等日常事务的火工道人刘安,便只有四个平均年龄超过五十岁的老道士。

刘安扶着张象易到了庙内,径直来到后边一间静室,在门口低声唤道:“清微道长,易少爷来了。”

室内传出一个苍老的声音:“进来罢!”

刘安先推开门,又扶张象易入内。

静室内一个年约六旬、须发花白的老道士正在打坐,看到张象易这般景象,也不由吃了一惊,倏地起身上前,抓住他的手臂关切问道:“易儿,发生了什么事情?”

张象易两世记忆已融合归一,见到眼前这世上唯一的亲人,登时悲从中来哭拜于地,哽咽道:“叔祖,山寨被蒙古人毁了,我爹娘都已遇害!”

这老道士道号清微,俗名张钧,正是张象易的嫡亲叔祖,早年因堪破世情来真武庙出家,如今已是此庙的庙主。

张象易的“太乙玄门剑”,便是从张钧处学来。

日前也是张钧见他剑法已熟,便将在“真武庙”中秘藏多年的“真武剑”送了给他。

张象易携剑回到山寨,在把玩长剑时,手指触到剑身镶嵌的宝石,便瞬间恢复了前世的记忆。

此刻张钧骤闻此噩耗,亦不免心神大乱半晌无言。

良久之后,他才面含悲愤之色地拉起张象易,先扶他到一旁坐下,又吩咐刘安去准备些饮食,而后才问起事情的原委。

张象易将经过详细述说一遍,包括后来自己设计伏杀追兵,对上高手遇险被周伯通所救的情节。

张钧叹道:“你爹也是个糊涂的,大宋偏安多年,对金国都束手无策,又岂能战胜灭了金国的蒙古。他便要举义响应宋军,也该从长计议,岂能如此草率鲁莽?”

在融合了两世经验的张象易看来,这次太行山群雄的“举义”也实在近乎儿戏,但身为人子,也没有办法随声附和褒贬父亲,只能沉默以应。

这时刘安已在厨房弄了些饭菜和一碗热汤送来。

张象易早饿得狠了,当时埋首案头一阵狼吞虎咽。

张钧看在眼里,知道他这一路厮杀逃亡,必然吃足了苦头,心中愈发痛惜。

等到张象易吃饱喝足放下碗筷,他才又开口道:“易儿你可是要在真武庙中藏身?”

张象易在自记事起便最钟爱自己的叔祖面前,自然不会有什么顾忌,闻言便颔首表示自己正是这般打算。

张钧斟酌道:“留在这里倒也无妨,不过你刚刚杀了那些蒙古兵,必然要被通缉搜捕,为掩人耳目,还须假扮作道士。”

张象易道:“一切由叔祖做主,但依孙儿之见,与其假扮,倒不如假戏真唱!”

张钧愕然:“你想当真出家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