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诸天:真武荡魔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避祸身入玄门中(第2页)

张钧愕然:“你想当真出家入道?”

张象易叹道:“一夜之间,人事全非,孙儿对这世界实在有些疏离,索性跳出红尘做个方外之人。当然,孙儿即使出家,也不会忘却毁家之仇,将来总要找人收回这笔血债!”

张钧沉吟片刻后道:“如此也好,反正真武庙属正一道一脉,不禁婚娶。你便是出了家,一样可为我张家延续香火。”

之后的几天,张钧便让张象易在真武庙中住下,一面疗养伤势,一面斋戒沐浴。

到了一个选好的良辰吉日,张钧亲自为张象易行传度之礼。

在真武庙大殿之内,已沐浴洁身的张象易,向真武大帝神像跪拜。

张钧在殿上宣讲了张象易因堪破世情而出家的缘由,让他行拜礼拜别了父母、君王、先祖、亲朋,表示出离恩爱之家及诸有之家,而后上前为他换下俗衣,穿戴道冠、道服、道履,再传授初真戒条,授予的传度度牒。

等到张象易领受了戒条、度牒,向上拜过真武大帝及历代祖师,便成为真武庙中一名货真价实的道士。

张钧已为他取了道号,名为“玄素”。

“玄”为黑,“素”为白,藏纳阴阳之变,造化之妙。

出家之后,张象易每日除了随张钧学习各种道家典籍规仪,完成例行的功课,便是苦心修行自己掌握的几门武技。

除了“太乙玄门剑”,他习练的功夫便是祖上传下的一路“梨花枪法”、一路“太祖长拳”和一手成就先祖“没羽箭”名号的“飞石术”。

这些都是外家攻伐之术,张象易每日勤加研习之余,也不免想起这方世界中许多他曾经耳熟能详的奇功绝技,也在心中做了不少筹划。

其中想的最多的,无疑是先前匆匆一晤的“老顽童”周伯通。

转眼间,张象易在真武庙已过了月余光景。

在此期间,蒙古人果然四处搜拿太行义军的所谓“余孽残党”,也曾来真武庙中询问。

幸好自昔年成吉思汗接见丘处机后,蒙古对道门中人素来礼遇,此次只是例行询问,张象易如今是名副其实的道士,张钧又在给他的度牒上做了些手脚,将其经历改成自幼在真武庙出家,便无惊无险地遮掩过去。

这一天,张象易在真武庙外的一处僻静所在练功。

“小娃娃!”

他这边才打完收工,耳边忽地传来一声呼唤。

循声转头望去,却见周伯通从一块大石头后面探出头来,向他做个大大的鬼脸。

“终于来了!”

张象易心中暗喜,急忙迎上前几步,行个初学乍练的稽首礼道:“贫道见过周前辈。”

周伯通笑嘻嘻地从石头后转出来,上下打量他一番后道:“小娃娃做了道士吗?这却是件大大的好事。出了家便可以不用娶媳妇,也便没那许多麻烦事,可以安安心心地玩和练功夫了!”

张象易自然不会告诉他,自己是正一派而不是全真派的道士,是可以娶妻生子的,否则叔祖绝不会允自己出家绝了张家后代香火。

他岔开话题,含笑问道:“周前辈,上次贫道奉送那些石子可还堪用?”

此言一出,却引动了这位老顽童的心事,惹得他立时重重叹息一声,一张脸满是苦色。

(新书开局,恳请诸位看官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