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渺小的观察者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章(第2页)

交易。一场跨越维度的、无声的贸易。

林晞瘫坐在冰冷的椅子上,汗水浸透了后背。她不是疯了。她也不是孤独的。她是“观察者”,是少数能感知到这交易的桥梁。

巨大的恐惧和更大的好奇撕裂了她。

她尝试主动接触。在一次强烈的、自导自演的悲痛爆发后(她回忆了去世多年的外婆),她清晰地“感觉”到某种存在被吸引而来。冰冷的“探针”触及她的意识边缘,抽走了那浓烈的悲伤,留下的“报酬”是一种温暖的确信感——“外婆在另一个世界很好”。她知道这是假的,是定制的神经毒素,但那温暖如此真实,让她贪婪地蜷缩其中,泪流满面。

她开始学习控制,学习交换。她用日常的烦躁换取片刻的宁静,用一段模糊的童年快乐记忆换取了十分钟清晰的、如同身临其境的飞行体验——风压拍打脸颊,云层掠过脚底,真实得让她落地后呕吐不止。

她窥探着这个秘密。她发现论坛里那些资深的“观察者”们,早已沉迷于这种交易。他们称那些情感为“原料”,挑剔地品评着“彼岸”支付的“硬币”的成色。有人用一生的绝望,换取了持续不断的虚假希望,最终在微笑中枯萎;有人献祭爱情,只为一遍遍重温某个早已遗忘的午后。

直到她截获了一段异常波动。不是交易内容,更像一段“系统日志”,一段未被加密的、来自彼岸本身的错误反馈信息。

她调动了所有破译工具,动用了数次交易积累来的、用于提升认知敏锐度的“临时增益”,终于撕开了它的一角。

希望?那是一种精心设计的神经毒素,通过反复刺激奖赏回路,建立依赖性,最终烧毁大脑产生积极情绪的自然能力,让你永远渴求它们的“馈赠”。

飞行体验?建立在前庭系统的定向微破坏和视觉信号的强行覆盖之上,次数多了,你将永远失去平衡感,无法再安稳地站立于大地。

重现回忆?最残忍的骗局。它们不挖掘记忆,它们编辑它。根据你的渴望和恐惧,凭空编织、涂抹、覆盖。你交换一次,就永久地失去一小块真实的过去,换回一个精美的、你绝对愿意相信的虚假记忆。你的生命,正在被悄然替换成一张漂亮的画片。

林晞感到彻骨的寒冷。

她重新审视那些数据,那些模型。她注意到一个被所有人忽略的细节:每一次情感外流,地球的“集体意识场”——如果存在的话——都会出现一个极其微小的、但不可逆的熵减。而彼岸世界的熵,则相应逆转了消亡的趋势。

情感,人类的意识与情绪,是抵抗宇宙热寂终局的特殊负熵?是这个冰冷宇宙里最后的“奇迹”?

一个终极的恐怖猜想,如同闪电劈开她的脑海:

它们的收集……最终目的,或许不是细水长流的贸易。

它们要的,是囤积。是吸干。

一旦收集到足够的量,达到某个临界点,足以让它们的文明永久摆脱熵增的诅咒,得以永恒存在下去……

那么,作为“矿场”的地球呢?被抽取了所有情感能量的人类集体意识呢?

我们会变成什么?

一段被榨干所有价值的数据?一具具活着的、呼吸的、却再也没有喜怒哀乐的空壳?一片绝对有序、绝对平静,也绝对死寂的……纯能量沙漠?

地球,将不再是人类的家园。它将沦为一座维持另一个维度存在的、毫无意识的电池。

她猛地抬头,破败地下室的天花板仿佛不存在了,她的目光穿透岩层,穿透大气,直刺向那片深邃的、贪婪的星空。

耳机里,那段来自猎户座边缘的、与她的悲伤共鸣的星际噪音,依旧在嘶嘶作响。

像等待。

像吮吸。

她缓缓抱住自己的双臂,指甲深深掐进胳膊,却感觉不到疼痛。只有一种无边的、足以溺毙整个世界的冰冷,从虚空的彼端,汹涌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