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4章 美国人的战略误判(第3页)

纵观整个历史,东大人的厉害之处就是非常能够汲取他人的教训,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调整。

这种几千年民族底蕴是其他国家完全比不了的。

安德洛夫的改革会成功吗?

另一时空里是失败了,他根本撼动不了数十年里形成的庞大的特权阶层。

但是在这个时空,情况完全不同了。

正如李干在极短时间里,就得到了勃日夫这位勋章爱好者去世的消息那样,这几年,大量那边的情报传回来。

在经过深入分析后,李干得出一个结论。

安德洛夫为首的改革派,势力很大,和保守派基本上是五五开的局面。

换言之,那一派上来,那一派就能占据优势。

因此,在知道安德洛夫已经做好了接任的全部准备之后,李干认为,苏联的改革,怕是很快会启动了。

李干拿不准他们的改革会带来什么变化,权衡之后,决定把这个消息提前透露给贝希小组,先看他们的反应,他们肯定会首先顶上去。

当前,勃日夫去世的消息还在严格封锁当中,除了安德洛夫等三个人,其他人都还不知道。

但这种事瞒不了多久,美国人再慢,有个一两天时间也能得到这个情报。

抢在他们之前,把消息透露给他们,是彰显东大软实力的一种方式。

李干总能够掌握谈判主动权的原因就在这里。

他总是会有好几手准备。

正如李干所料,他抛出这个重磅消息之后,贝希小组立即汇报给了白宫。

仅仅十几分钟后,白宫整个慌了!

安德洛夫上台,说明他们出现了重大的战略误判,结果是非常严重的!

自从苏军从阿富汗战场上撤走部分部队,白宫方面就察觉到不妙了。

那里可是最理想的给对手放学的地方。

再到后来柏林墙危机,双方激烈对峙,爆发小规模武装冲突,最后苏联爆发全面的粮食危机,北约国家把人道主义放到一边,拒绝向苏联出售粮食。

而此时,东大基于人道主义,把以前的恩怨放到一边,向苏联提供粮食,缓解了苏联的粮食危机。

如果务实的改革派代表安德洛夫上台,会是什么结果?

白宫那些智囊,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出了一个结论——苏联会想尽办法拉拢东大!

这是美国无法接受的!

三十年前,美国在朝鲜半岛已经吃了大亏了,如果苏联和东大再一次走到一起,他们在亚太地区乃至整个西太平洋,将会全面落入下风!

三天后,安德洛夫在未经大会表决的情况下,通过一次最高常务班子会,就成功接任了总文书一职。

消息传到白宫,仅仅十几分钟后,贝希小组就接到了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