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8章 大西洋上空的遭遇战(第2页)

最后一程,从巴西起飞前往德赛尔空军基地。

这一路经过十几个国家,24000公里的航程。

之所以选择大西洋路线,是因为太平洋路线没有能够经停加油的地方,从北美飞那是不可能的。

两万多公里的航程,靠阿根廷空军飞行员是不靠谱的,因此,全程由李干率领的飞行教导队教员驾驶战机。

其他人员和配套的零部件、弹药等,全部由波音-707货机搭载。

12架歼-10c和2架歼-10s,是东大方面能够接受的极限了,再多一架都是没有的。

毫无疑问的是,如此超长距离的转场,既是对战机的可靠性的严峻考验,也是对飞行员一种极好的磨炼。

第2试飞团的飞行员们,频繁担负出国培训人员的任务,并且在两伊战场上接受了实战检验,已经是东大空军事实上最厉害的一支飞行部队了。

这次,飞行教导队可谓精英齐聚。

贺明飞、张二标、孔杰等8名第2试飞团的试飞员,而丁伟则带了131歼击机团6名种子飞行员,加上李干,16名飞行教员的阵容。

赶在英国海军特混舰队抵达之前,阿根廷空军最有力的空中力量归建了。

德赛尔空军基地和马岛的直线距离为700公里,整个群岛周边200公里,都在歼-10c的作战半径之内。

而且,阿根廷空军在南部地区还有机场,随时能够抵近马岛,缩短作战距离。

根据双方协议,经过短暂休整之后,飞行教导队立即对阿根廷空军飞行员进行实战训练。

装备歼-10c的飞行中队被梅西称为闪电中队,中队长是他的亲弟弟梅东少校。

这天,阿根廷空军司令部下达命令,要求闪电中队派出侦察机飞赴大西洋实施侦察,搞清楚英国海军特混舰队的位置。

如此大规模的舰队起航是瞒不过人的,但是,茫茫大洋之中,具体在哪里,却是需要动用侦察手段的。

阿根廷军队唯一的侦察手段就是空中侦察。

李干和梅东驾机起飞,开的是歼-10s,挂了1具光学侦察吊舱以及2具副油箱、2枚pl-15e中远距空空导弹、2枚pl-5e格斗空空导弹。

“e”表示出口型。

阿根廷军队非常拉胯,在另一个历史里,他们在自家门口被英国海军特混舰队按在地上摩擦,丢尽了脸面。

李干希望14架歼-10战机以及自己给他们提供的实战训练,能够扭转局面,把英国海军特混舰队呛死在海水里。

坐在前舱的是梅东,李干坐在后舱,这是教员和学员的位置分配。

歼-10s的特点双座,并且后舱也有一套操控系统,其他方面与歼-10c一模一样。

所以,这个型号是既可以教学,也可以作战的。

根据阿根廷空军司令部的判断,英国海上特混舰队现在应该在马岛以北2300公里的海域。

梅东操控战机,起飞后转向30度,即东北方向,加速爬升到高空后,一口气飞越了海岸线,朝大西洋深处飞去。

李干关注着飞行姿态和位置参数,同时通过目视以及光学侦察吊舱对海面进行搜索。

他们按照既定的航线保持航向飞行了一个多小时,已经深入大西洋1000公里了,即将接近最大侦察半径。

梅东略显焦急,说,“长官,也许我们应该开启机载雷达进行搜索,大西洋太大了,除了商船,什么都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