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太祖长拳势如虹(第2页)
张象易虽遭弟子质疑,却没有半点着恼,微笑道:“原来你已学过吗?那先打一遍来给为师看一看如何?”
“好!”杨过也不怯场,当即便在原地拿桩站定摆个架势,将一路三十二式“太祖长拳”施展出来。
这拳法在民间流传极广,便是在街头打把式卖艺的,也往往先打一路“太祖长拳”招揽看客,然后才会拿出真正能赚人赏钱的绝活。
杨过曾得欧阳锋传授“蛤蟆功”,虽尚不通运用之妙,但终究已在潜移默化中将功夫练到身上,体内也积蓄了一些内力。
此刻再施展这路拳法,但觉往日一些做不到位的动作自然而然便能做到,一路拳脚竟打出前所未有的行云流水之感。
等到拳法施完收招站定,他立即面含期待之色地望着师父,只盼得到师父的几句褒奖。
张象易却摇了摇头道:“你这拳法徒具其形,若用来与人争锋,只怕三招两式便要给人打得满地乱滚。”
杨过登时涨红了一张脸,心中腹诽道:“这拳法本就无用,任谁依仗它和人打架,怕都是一样的下场!”
张象易似看懂了他的心思,笑道:“你以为是这拳法不堪?且不说当初宋太祖便是凭这路拳法打遍天下英雄,打出宋室一座花花江山,单说早年有一位唤作‘萧峰’的大英雄……”
随即他将萧峰在聚贤庄上,凭一路“太祖长拳”挫败少林高僧所施奇功绝技的故事娓娓道来,最后又道:“常人或以为萧大侠能以‘太祖长拳’克敌制胜,是因他自己的武功造诣登峰造极,所以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却不知这拳法本身亦另具奥妙,只是世间芸芸众生,少有人能领会其精髓罢了!”
说罢,他便在杨过仍有些半信半疑的目光中,将“太祖长拳”一招一式使了出来,只是速度比杨过放慢了许多。
杨过看在眼里,见这拳法的招式路数,分明便与自己使得一模一样,心中纳闷不已。
但他终究是根骨悟性都远迈群伦的天之骄子,心中又对师父甚是敬重信服,纵然纳闷也耐着性子凝神看了下去,渐渐地终于看出一些不同。
以他的眼力,还看不出张象易动臂抬腿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劲力节节贯穿,圆转如意,刚柔并济,却能直观感受到同一式拳法,在师父使来便透着一种说不出的潇洒大方意蕴,那是一种自己连想都不曾想象到的“完美”的境界。
眼看一路拳法使到最后,张象易用一式“定鼎中原”,一拳看似缓慢无力地印在溪边一块半人高的巨石上,“咔嚓”一声将那巨石的一角打得粉碎。
“好啊!”
杨过拼命鼓掌喝彩,一张脸再次涨得通红,这一次却是源于兴奋。
张象易收拳轻笑,招呼早迫不及待的杨过上前,将这拳法的精微变化一招一式连讲带练传授给他。
杨过全神贯注地学习,凭着骄人天资,只用张象易教了三遍,便将所有关窍牢记在心,剩下的便是自己痛下苦功。
他尝试将拳法打了一遍后,忽地问道:“师父,方才你只说萧峰大侠闯聚贤庄独挡群雄,却不知此事因何而起,结果又如何?”
张象易抱着双臂笑道:“这是一个极长也极精彩的故事,若你肯用心练功,为师便可以考虑每天讲一段给你听。”
杨过闻言一滞,不由很是幽怨的望着师父,低声嘟哝道:“我又不是小孩子,还要师父用故事来引诱逗哄。”
张象易笑而不语,蓦然间耳中似听到一点异动,急忙循声望去。
溪流对岸十多步外是一片密林,他目光所及,只隐约看到一株双人合抱的大树后闪过一片白色衣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