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诸天:真武荡魔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八章 古墓龙女倾城容(第1页)

张象易之所以先传授杨过“太祖长拳”,实因随着武功修为日益精深,认识到这路自家传承数代的拳法与民间流传的版本颇有不同。

他曾请教过师父周伯通,得知这方世界的宋太祖赵匡胤亦属绝顶高手,当初是实实在在的凭着一条棍棒、两个拳头打下大宋四百座军州。

这一路由赵匡胤所创的“太祖长拳”,本就是古往今来有数厉害的拳法。

只是这拳法为赵匡胤绝学,自然不会轻易泄露于外。

最初尚未做皇帝的赵匡胤在军中传授了这拳法的删减版本,想来这位马上皇帝兼武学大师是为练兵强军而有意为之。

张象易的先祖张清出身军伍,官至一府兵马都监,应该是从军中学到这路删减版的拳法。

先前周伯通曾有过推测,这拳法在军中流传的应该只是外功招式,必然还有如“降龙十八掌”般可以练到由外而内、真气自生的核心关窍,多半还掌握在大宋皇室手中。

与民间所传删减之后再删减的版本不同,这路军中流传的拳法虽缺失了核心精要,却仍是一种适用性极强极广的入门奠基功夫。

杨过天资敏悟而性子浮滑,用这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拳法学起,可以打磨心性、厚筑根基,实是再合适不过。

但张象易也不会只传他这一路拳法,当晚吃过饭后,他又将《九阴真经》中的“易筋锻骨篇”传授给杨过。

杨过如今已满十三岁,过了修习内功的黄金阶段。

而且他生性跳脱飞扬,单是修习内功入门的凝神定心一关便不易过。

他能练成“蛤蟆功”,纯粹是欧阳锋糊里糊涂地教而他糊里糊涂地学,误打误撞才碰巧入门,但至今还是时灵时不灵,根本无法运用自如。

若依照原本轨迹,杨过是有古墓那张寒玉床为助,才能轻易入了内功门径,如今张象易却没面子去借来那宝物来给他睡一睡。

因此,张象易是打算将“太祖长拳”与“易筋锻骨篇”结合起来,引导杨过以动功入内功门径。

杨过练了一天拳法,本已累得精疲力尽,骨软筋酥,但晚上修习了“易筋锻骨篇”后,不仅没有更累,第二天起来反觉精神奕奕、浑身是劲,而且在去挑水时,他发现自己的力气是当真增长了一点而非错觉。

如此一来,他在练功上的劲头更足。

吃过早饭后,也不用张象易督促,他便自己来到溪边空地,一丝不苟地打起三十二式“太祖长拳”。

虽只过了一夜,但他此刻再使这拳法,便将张象易点拨的一些诀窍融入其中,拳法的气象与昨日大不相同,其中颇多了几分灵动神韵。

如此反复演练三遍后,不知何时已来到溪边的张象易鼓掌赞道:“果然孺子可教!”

杨过收了拳架,抹一把额头的微汗,很有些狗腿地凑上前,请师父在溪边的一块岩石上坐下,陪着笑脸道:“师父,弟子已经很卖力地练功了,昨天那故事……”

张象易哑然失笑,颔首道:“也罢,看你还算勤勉,为师便讲一段故事当做犒劳。”

他稍顿了一顿,目光不经意地想溪流对岸那株大树瞥了一眼,才继续道:“话说在元祐年间,大理无量山上正举行一场比武,但见青光闪动,一柄青钢剑倏地刺出,指向中年汉子左肩……”

他将《天龙八部》开篇的一段故事娓娓道来,直说到钟灵现身,以“闪电貂”连伤“无量剑派”数人,带段誉逃下无量山为止。

杨过听得入迷,尤其对那只来去如电、奇毒无比的“闪电貂”艳羡无比,见师父住口不讲,急忙弯下腰探过头来追问道:“师父,下面的呢?”

张象易笑眯眯地道:“下面的,自然且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