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白发老叟似顽童(第2页)
张象易刚刚捡回掉落的“真武剑”,闻言摆手道:“前辈能将那人驱逐,免除晚辈的杀身之祸,已是莫大恩德,晚辈又哪有不满意的道理!”
周伯通这才放下心来,也便心安理得地将那一把十多颗石子收入怀中,笑嘻嘻地道:“满意就好,满意就好!小娃娃你怎会被蒙古人追杀?”
张象易叹息一声,简单说了山寨被毁、父母遇害的经历。
周伯通虽然生性诙谐、一派天真,却并非当真不通事理,得知眼前一个十多岁的少年竟罹此人间惨事,心中不由大是同情。
再想到方才放走的人,虽不是害张象易家破人亡的元凶祸首,却必属走狗爪牙之类,又不免甚为歉疚。
他搓着手有些尴尬地问道:“娃娃可有什么能投奔寄身的地方?我可以送你一程。”
张象易对去处倒是早有打算,闻言便拱手道:“晚辈有一位长辈在北武当山的真武庙中出家,距此只几十里路程,晚辈自行前往即可,怎敢麻烦前辈……”
“不麻烦,不麻烦!”
周伯通口中连声说着,探手一把将张象易抓起放在背上,使开昔年能与“铁掌水上漂”裘千仞一争长短的绝顶轻功,疾如飞鸟般向着北武当山方向飞掠而去。
张象易伏在周伯通背上,耳边风声大作,眼中所见山石树木如飞般抛在身后,又见他连崎岖山路也不走,一路专捡陡崖深壑攀援飞渡,彻底断绝了有人追踪的可能。
北武当山属太行山脉,也称小武当山。
因山顶有一座始建于隋末唐初的玄天上帝庙,供奉俗称“真武老爷”的真武大帝,故又名“老爷山”。
相传真武大帝当年于此修行悟道,得到正果后才辗转到湖北等地传经布道,民间遂有真武“修道于北方,布道于南方”的传说。
真武庙依山而建,就地取材以山上赭石堆砌而成,虽然规模有限只如一座的农家院落,但因高踞于三面绝壁之峰巅,故颇有威压群峰之势。
周伯通只用了小半个时辰,便驮着张象易来到真武庙前,将他放在地上后笑道:“小娃娃自去投亲,过几天我再来找你玩!”
说罢也不等抱拳拱手的张象易再说出甚感谢的话,摆一摆手便飘然而去。
先是知道了自己所在的世界真相,又见到了周伯通这位当世最顶尖的武道高手,张象易心中自然有些想法。
不过此事并不急于一时,有了那一把石子作为媒介,再加上先前话语中留的一个钩子,他相信彼此多半还有再见之期。
再说他已经知道所处世界的真相,便是错过这一次机缘,他也能寻到其他机缘。
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先定下安身之处。
一念及此,他举步来到真武庙紧闭的大门前,抓住一只门环连叩三下。
(新书开局,恳求诸位看官大力支持!)
(每天早上8:00连更两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