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国之七雄归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9章士孙参政夜入对(第2页)

然后南向直逼金陵,渡江击破孙权刘备。再统合全国之力,灭掉割据河北的袁家势力。以先南后北的方式,三年内结束乱世。

在对内上,士孙瑞建议完全可以放手一搏,将长安洛阳两处太学学生全部外放到地方为官,以历练的方式来学习治政,而不是在课堂上纸上谈兵。

一群朝气蓬勃的学子在基层为朝廷新政保驾护航,可以大大扭转政令变质的弊端。同时未经过官场这个大染缸污染过的学子,比官僚更忠诚于国。

刘协至始至终都未对士孙瑞的建议表态,士孙瑞也没有试探出刘协的想法。将设想和盘托出后,不论刘协采纳与否,都回到了自己的公房继续办事。

士孙瑞离开了约莫一两刻钟后,刘协才看向旁边正在吹墨的刘桢和徐干两个中书舍人。他们才学满腹而且精明实干,是建安七子中刘协最为欣赏的两个。

就连集贤相赵温,也时常对他们赞赏有嘉。

“卿等以为,方才士孙卿所言如何?”刘协沉吟片刻,忽然问道。

刘桢和徐干对于刘协的‘猝然发难’,颇为始料不及。不过还是整顿了一下思绪,由刘桢首先拱手道:

“陛下请恕臣无礼,士孙参政之所以让陛下从速收复天下,实为扩张自身势力也!此点,在其最后让太学生出治地方便可印证...”

刘协微笑着点点头,一副孺子可教的样子。

确实,士孙瑞现下的境况刘协一清二楚。别看现在士孙瑞以参知政事的位子和宰相分庭抗礼,但这一切都建立在他刘协的信重之下。

而宰相就不同了,那就相当于以前的丞相、三公,本身它的存在,就是为了制约君权。相权,也代表着天下士大夫们的意向。

士孙瑞的位置是尴尬的,没有赵岐这般根基深厚,更没有赵温或者杨彪这种中原士林领军人的派头。主要属于自己的势力,不过是关内士族以及底层的小官吏。

就算是刘协站在这个角度上,扩张都是唯一的出路。在势力庞大得如巨无霸一般的中原士族面前,没有实力就没有话语权。

君不见,凉州刺史张则不就是在参政的位置上毫无建树?

可是,士孙瑞太过激进了。纵使刘协再如何看重,也不能容他乱搞。一群连自己都还照顾不好的学生,怎么能够治理好地方?

即使他们确实比老官油更清廉正直,但单纯只知道一股劲蛮干丝毫没有经验的他们,怎么和地方上的胥吏斗?

刘协堂堂天子,自然不愿意为别人去擦屁股。

“士孙参政要扩充实力无可厚非,但却不符合陛下的利益!”刘桢沉吟了片刻,又说道。

“哦?你倒是说说,朕的利益是甚?”刘协颇感兴趣,身子微微前倾。

“国富强,民殷实。粮满仓,兵甲利。蓄精锐,整吏治。国力盛,大局定。出雄兵,四海平!”

刘协听罢,开怀大笑。随即取出杨彪的亲笔上书,越看越是满心欢喜。

数天后,距离出席还有两三天,翰林学士院再度锁院了。这一次格外引人注目,但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士孙瑞将会成为第二任首相。

不过,世事往往出人意料。这次被宣麻拜相的却不是士孙瑞,而是远在洛阳的杨彪。这位朝廷宿老,等待了上十年终于如愿以偿出任宰相。

可谓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看书阁『m.seeshu.net』,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