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国之七雄归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3章君臣秉烛夜谈话(第2页)

“...”二人一阵无语,不过细细一想也确实是这个理。臣子捅出来的幺蛾子,凭什么让天子去帮擦屁股?提前准备好草纸,已经是莫大的仁慈了。

两人虽然想知道刘协的对策到底是什么,不过刘协没有透露的意思,也不好追问。殿内再度安静了下来,窗外夜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清晰可闻。

刘协在奋笔疾书,将《诗》这本必考经典从头到尾抄一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事关自己是否能在十五岁前亲政,容不得马虎。

刘协所用的可不是竹简,而是粗糙的麻纸。至于纸张改良的方法,他已经将新的那个将作监丞叫过来面授机宜。相信不久后,就会有喜讯传来。

刘协对于汉代工匠的能力从来都不敢轻视,连轨道都能灵机一动弄出来的,能小看吗?只有先进的技术才可以令统一成本降低、粮食增产、交通便捷、政令畅通;将一切顽固守旧的对手碾压成粉碎...

天啊,好处太多了!刘协真是庆幸自己拥有一个来自后世的头脑,可以站在这时代的人不同的高度看问题...哎呀,我丢!又抄错了,幸好有雌黄涂改石。

陈宫看着竹简上冷冰冰的数目,忍不住概然长叹:“竟然有如此多人参与其中,真令人望而生畏啊!”

荀攸也凑了近来,随即眨眨眼睛附和:“军政杂务繁剧,尚有人热衷争斗之能事,足见人心浮动!”

人心浮动?刘协听到这四个字,顿时停下了笔。今天想了大半天这种令人蛋疼的事,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站在一听到荀攸口中说到这个,确是恰到好处!

“荀卿,为何会人心浮动?”刘协点了点墨水,继续抄写着。其实他也想到了一些大概,只是心里话往往从别人的口中说出才会令自己信服的。

荀攸站起来没说话,而是将手探到了衣襟内。只见他掏出了一个花花绿绿的小钱袋,抓到半空放开手。钱袋子在空中飘来飘去,好一阵子才落在矮案上。

陈宫埋下头来暗暗发笑,双手伏在案上肩膀不断颤抖。

“额...”刘协一阵无语,咬了咬嘴唇把头偏到一边去。荀攸你这样做真的好吗?士人风范呢?风范呢?朕其实比你还穷,你还有偌大的家族撑腰,而朕的亵裤都破了好几个洞...

“咳咳!赵爱卿已然为此事着力,朕相信就在此两日间有结果了!”刘协心知赵岐搞那么多东西,不过在为了这个醒着头皮接下来的任务罢了!

但刘协知道赵岐的才干在马日磾之上,必然要打压一番他的锐气!顺手给马杨两人一个警告,不要想着隔绝中外的事!

就比如他们前日派了王欣率军去乘胜追击李傕残军,就没有事先向询问他的意见。若不是徐荣在奏卷中提到,刘协还一无所知!对于军权他是最为看重的,这种事情绝不能容忍。

“不知两位爱卿,对于商贾有何看法?”刘协写了几个字,冷不丁又抛出了一句。

陈宫二人自认为才思敏捷了,却也懵比了好一阵才反应过来。从刚说着俸禄之事,忽然跳到商贾身上去,他们不太适应。

陈宫首先开口:“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商贾逐利,量财卖国。目尽方圆,不知忠义!先王抑之,民德归厚...”

刘协停下了笔墨,惊诧异地看着口若悬河的陈宫煌煌而论。而旁边的荀攸点头如啄,就差没击节打拍。他们士人或许会顾及到耕田的老百姓,但绝不会正眼看贩殖商贾。

刘协心中五味陈杂,连亲近的侍从官都对商人成见深重,自己的计划能实现吗?看书阁『m.seeshu.net』,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