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要不...就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56章:杜如晦的道歉和建议(第1页)

御书房。李恪正在批改奏折。听到禀报,杜如晦求见。一般而言,杜如晦这种功臣是可以直接到自己面前的。不过大多数时候,这些功臣都比较本分,并没有直接到达自己的面前,都是有通报的。n“传。”李恪沉吟片刻,淡然道。今日在太极殿上算是对这位老丈人不给面子了,待会好生和他说话才行。很快,李恪就听到杜如晦的脚步声,声音显得稳健有力。“拜见陛下。”杜如晦一进来就行礼。“岳丈客气了,快来坐。”李恪离开了皇位,坐在一旁的凳子上。上面已经准备好茶水,就等待杜如晦的到来。“谢陛下。”杜如晦见状,带着笑意坐下。他心思玲珑,大概也猜出李恪的想法。故而刚刚坐下,他就主动说话,向李恪道歉。“陛下,早朝的时候是我不对,我现在向你道歉。”李恪当即一愣。心想自己是准备向他道歉的。没想到,反而是他主动向自己道歉了?不过很快,李恪就明白,应该是杜如晦去找杜妙颜了。早朝已经结束了一段时间,他现在才来,肯定是在宫中逗留了。“是朕向岳丈道歉才是。”“朕没有提前跟岳丈打过招呼,朕也有错。”李恪叹息道。亲自给杜如晦倒茶。杜如晦当即向李恪表示感谢。两人稍微客套一番,这才进入角色。“其实吧,我也知道皇子竞争制的好处。”“只是想着康儿是老臣心胸太过狭隘,请陛下责罚。”杜如晦叹息道。恢复理智之后,他也明白其中的好处。纵观历史以来,不少皇朝的灭亡,都是因为皇帝昏庸导致。或者不是皇帝昏庸导致,也会因为皇帝的昏庸而导致民间百姓疾苦等等事情的发生。皇子竞争制的推行,能够让更多皇子见识到民间百姓,能够让皇子们接触到底层官员等等。更加有利改善皇子们的劣根性等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正了皇子们见识等等,有利于对帝国的发展。“无妨,那是你对康儿的疼爱。”李恪并没有怪杜如晦。相反,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杜如晦对李康的疼爱。但是李恪也看到一点,只要是朝中大臣中和皇子扯上亲戚关系,那么都是偏向皇子一方。未来竞争之中,又或者原先的关系当中,这些利益集团都会相互竞争,对朝廷的稳固是一件好事。但对于皇子之间的竞争可能不是一件好事,或者未来要将他们的权力慢慢淡化,弱化他们的权力。“陛下,老臣觉得,皇子竞争制还有地方需要优化的。”杜如晦认真起来。来的时候,他认真想过。wp既然想要向李恪表示道歉,那么有什么可以是自己做的?最终他想到一个关于皇子竞争制的缺点,或许需要改正的。“请细细说来。”李恪来了兴趣。皇子竞争制还有很久才能实行。但是现在如果知道缺点,就能够优化其中的问题。“关于下方的时候,臣觉得不能让人知道皇子们的身份。”“同时也要警告皇子们无故对周围的人表露出自己的身份,否则扣分等等。”“如此一来,可以避免同僚因为皇子的身份而带来一些特别关照,不能真正测试出他们的能力。”杜如晦沉声道。作为官场老油条,他深深知道身份能够带来什么。不说皇子,就是他的儿子去到其他地方,一知道是自己的儿子,都会变一副样子,极力讨好。“理应如此。”“但也不能所有人都不知道皇子们的身份。”“比如三省六部的首官,以及某些重要的大臣需要知道皇子的身份。”李恪郑重点头,觉得杜如晦所言极是。但是也不能所有人都不知道身份,以至于到时候皇宫出现重大问题,他们想回来都回不来。“确实要如此。”杜如晦也是郑重点头。这一点也是需要的,也是他想要的。作为朝廷重臣,肯定需要知道一些重要秘辛。而自己如果知道这一点,那么偷偷帮助自己的外孙,也不是不行。不过长孙无忌那斯肯定也会如此,看样子自己是要和他对着干了。“其他方面,想到那些再讨论。”“朕其实还担心一点的,那就是他们兄弟会相残。”李恪转移了另外一个话题。皇子竞争制度的推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李二和自己两任皇帝继位的原因,是想要杜绝他们兄弟相残的原因。但实际上,皇子竞争制的本质就是相互竞争,只不过不再是尔虞我诈的暗中竞争,而是明面上手段的竞争。但也不能杜绝他们就不会刀兵相向。“陛下,现如今天下划分各省,各省三权分立。”“既然皇子走的是县令,那么往后一路只能有行政权,而没有其他权力,如此一来能够更大程度上保证他们不会刀兵相向。”杜如晦沉吟片刻说道。权力分很多种,有政治的,也有军事的。相对来说,政治方面的权力是比军事权力更加大。但没有军事的政治权力,其实也就是一盘散沙的权力。看書溂“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并非完美。”“如果将来需要他们带兵打仗,岂不是不会用兵?”李恪眉头微皱道。这种情况一般是外敌入侵的时候。但这种时候也并非没有可能,还是需要一定的带兵水平的。“或许可以考虑,每年休假返京期间,让他们自行逐渐逐渐一支军队考核,也算是有一点的军事能力。”杜如晦想了想后提出意见。这也就是玩玩而已,并不能起到很大作用。不过也不是一点用都没有,也是有一点作用的。“也是个方法。”李恪点点头。暂时同意了这个想法。同时让人记下来,未来继续优化。目前还没有推行,慢慢优化,争取使用的最好的。自然,未来开始的时候,同样还是要继续优化的,发现问题再优化。“那老臣就退下了。”杜如晦起身,准备离开。李恪也没有挽留,送出御书房门口。大神神化周的大唐:陛下,要不您就认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