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1章:世家迁移,百姓随意(第1页)
唐军入住王城。反对的声音并没有多少。因为百姓们没有受到不同的打击。一切好像还是原来的样子,一切都好像没有变。店铺还是开放着,秩序还是有士兵看守着,唯一不同的就是士兵变成了唐军。底层百姓虽然没有感受到不同,但是大大小小的世家的家主都被召集起来,王宫见面。王城很大,世家很多,两百三十多个世家之主被李恪召见在吐蕃的王宫当中。李恪坐在王座上,下方就是两百三十多世家之主。“朕给你们三天,全部迁移到大唐,有没有问题?”李恪淡然开口。声音随着宫殿的回荡传到众人耳中。“没问题。”“没问题。”“没问题。”“那个陛下,可以宽恕几天吗,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一句句没问题当中,突然有人提出不同的声音,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主要人物三天前往大唐,其他的事后跟上,这样也有问题吗?”李恪看向他说道。“没,没问题了。”那人被吓了一跳。他还以为是要全部都跟上的。毕竟那么多东西,怎么可能全部都跟上。丢下又不舍得,于是只能硬着头皮问了这个问题。没想到,原来只是要主要人物先前往,其他的慢慢跟上就行。“都没有意见的话,那就回去收拾东西吧。”李恪摆摆手道。将会有人指引他们进行迁移的。有公路,顺着公路一同迁移,问题不大。“是。”世家们离开。接着就是对原先吐蕃大臣们的善后了。这些人投降了,李恪自然不会杀他们的。都是人才,留着还有大用,未来吐蕃的建设还需要他们。“你们可以选择留在吐蕃,还是前往大唐。”“跟着前往的大唐的,官职会适当进行调整,比如禄东赞只能是侍郎一职。”李恪看着眼前的二十多个吐蕃旧臣。跟着去大唐,想要原职位是不可能的。但相对应的调整,还是有可能的。毕竟随着那么多人迁移去大唐,大唐很多地方都会被开荒出来的。到时候会有新的镇,会有新的县等等,都需要他们去帮忙调整。自然,前期还是吐蕃的官员容易处理吐蕃自己的事。“臣等无异议。”禄东赞等人行礼。对此,他们自然是没有意见的。是跟着一起离开,还是留在原来的地方,都会随他们的。“那就下令:吐蕃全省进行人口大迁移。”“不想留在吐蕃的,将跟随大部队一起迁移到大唐,会有良田和土地永久性赋予。”“迁移随意,不强求。”李恪下令。让禄东赞传遍整个吐蕃。李恪的政策就是,世家一定要迁移,百姓则是随意。但世家是带有附加作用的,世家的离开,会有很多粮食等等东西也跟着离开的。如果百姓不跟着离开,留在原来的地方注定会很难,至少前期会过的很难,毕竟什么都要靠自己。“是。”禄东赞离开。然后吐蕃境内所有人很快就知道这个消息。有人跟着离开,有人不愿意离开,依旧留在原来的地方。但即便如此,吐蕃的迁移还是形成了很长很长的队,少说也有三四十万之巨。因为世家都得到了消息,要他们在三天之内迁移,否则就不是收割财产那么简单了。世家带动着自己的长工短工等等,更多的百姓跟随着一同迁移到大唐。这一切,李恪都是没有注意的。一连三天的时间,他都在吐蕃的王宫当中。吐蕃王宫有什么珍宝等等,都已经在这三天中被打包完成,随时可以返回。看着吐蕃王宫中精细的地图,李恪觉得单单是划分吐蕃为一个省的话,未免太大了点。故而拿出笔,在上面画出另外两个地方,于是吐蕃被划分为三个省,但这个消息李恪暂时没有对外公布。吐蕃在这次大迁移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子还不知道,就暂时不划分这么多地方了,省得造成官僚臃肿。毕竟划分出三个省,那至少要三个省长,三个检察长,三个等等,是很大的一个机构了。第四天的时候,李恪终于决定回去。与之一同回去的,还有禄东赞等一众吐蕃旧臣。“禄东赞,你没有阻止殷亲王他们离开是吗?”李恪召见禄东赞在一边。巨大的车辇上,就只有两人在一起。“请陛下见谅,松赞干布毕竟是我旧主,我不能伤害他的子嗣。”禄东赞跪下,沉声道。那天开会,他想到这一点的。想到如果要投降李恪,那么松赞干布子嗣的投名状无疑是最好的。但是,他无法下手,因为松赞干布以前对待自己真的不错,自己还有那么点良心。愿意投降李恪,就是觉得李恪对待百姓这么仁慈,并不是说攻下一座城池就对城池里的百姓烧杀掠夺。若是暴君,禄东赞就算是拼到最后一人,也不会投降李恪的。“朕知道了,你下去吧。”李恪沉吟片刻,摆摆手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但作为大唐帝国的霸主,又何惧如此?就饶他们一命吧,未来也不见得一定能够崛起。百姓都是想要好生活,只要生活好,那么就不会有人反抗。对此,李恪有这样的信心,那就是不用担心未来会出现反叛。但是李恪其实还是有一个担心的,那就是国土太大的话,怎么治理?国土太大,太远的地方就注定是难以了解他们的情况,就无法知道当地官员的情况。如果官员不作为,那么朝廷就算是想要给老百姓们一个好的环境,也可能会因为贪官污吏而祸害。看書喇如果能够有后世的通信技术的话,这一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可现在的条件,想要成为后世那种通信技术,少说也要几十年时间吧?这也是李恪为什么对高句丽和百济等国没有强行征服他们的原因,因为不容易管理。时机未到,一切还需要自身的强大,才能够统御更多的国土,才能让更多的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大神神化周的大唐:陛下,要不您就认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