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开局就是大明皇帝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15章 魂兮归来(第1页)

崇祯目睹沸腾的官民,心中感慨万千。然后他扭身看向云逍,就如同考试得了好成绩,希望得到老师赞扬的学生。云逍目露赞许之色,坚定地点点头。崇祯这次的表现,完全是自由发挥。这次将班师凯旋仪式,改成送忠烈回家,不仅只是凝聚了军心、民心。还凝聚了民族之魂,让举国上下,血脉觉醒!不得不说,大侄子干得漂亮!当然了,这跟自己呕心沥血的教导,是密不可分的。大侄子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自己也就可以撒手了。崇祯深吸一口气,朗声说道:“忠烈们,朕带你们回家!”这时温体仁出列,大声道:“臣也要为忠烈扶棺,请陛下恩准!”“臣亦愿往!”“臣也愿意为忠烈扶棺!”百官争先恐后地说道。崇祯十分欣慰,颔首道:“准了!”文武百官纷纷向抬棺队伍走来。崇祯看到刘宇亮的右眼变成了熊猫眼,衣冠也是不整,不由得眉头大皱:“刘卿这是何故?”刘宇亮面红耳赤。正要解释时,崇祯不悦地挥手说道:“刘卿这般模样,成何体统?回去歇着吧!”说的倒是大实话。这么悲壮、肃穆的场合,你顶着一个熊猫眼,这不是破坏气氛吗?崇祯甚至认为,刘宇亮是故意这么做的,心中对他不满到了极点。刘宇亮胸口一滞,险些吐出一口老血。温体仁在一旁开口道:“刘阁老的样子,的确是对忠烈不敬,还是早点回去吧!”立即有两名太监上前,将刘宇亮连扶带推弄到一旁。刘宇亮悲愤欲绝。不带这么欺负人的!王承恩大声叫喊:“恭送忠烈回家!”崇祯昂首阔步走向正阳门。抬棺队伍紧随其后,浩浩荡荡地穿越这代表皇权的天子之门。看着那一口口盖着国旗的棺材,无论是官员,还是士绅、百姓,都是满心悲戚,泪水不受控制地涌了出来。棺材中躺着的是军人。可他们同样也是父亲,是丈夫,是儿子。去时,他们是大好男儿。归来时,却化作了英雄魂!张煌言大声高呼:“大明英烈,魂兮归来!”“魂兮归来!”“魂兮归来!”……悲呼之后,人群中忽然响起悲怆的歌声:“……她生了一个又一个都被号角的呼声吹走了山那边是什么是烈士的英魄是他们拼死保卫的大明国河那边是什么是绵延的战火……”刚开始是一个人。然后变成了一群人。最终成千上万的人大声歌唱。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曲风、歌词,却成为了人人传唱的强音。山河悲戚,天地落泪。送行队伍从正阳门进入,向忠烈祠而去。沿途百姓见了,纷纷下跪恭迎。途径之处的所有店铺、住户,都自发地在门前竖起白幡。一家面铺的老板,将桌子沿着街边摆放,下了几十碗炸酱面。“儿郎们,尝尝咱家的面!”“多吃点,吃饱了,好上路啊!”……仁寿坊,芝麻胡同。京城中有很多芝麻胡同。不过这样的胡同与芝麻没有任何关系。而是谐音的“纸马”。纸马,是传统祭祀习俗,除了香烛、纸钱,也有用纸糊成的人、车、马等。仁寿坊芝麻胡同的出售的纸马,全城有名,达官贵人家中办白事,都是在这里购买纸马。此时尚早,胡同里的纸马店都还没有开门。这时候胡同口来了十几辆装饰奢华的新式马车,从车上跳下一帮锦衣玉带的公子哥。这些公子哥,都是京城勋贵家。平日里,他们只知道遛鸟斗狗,要么是流连青楼。今天却是起了个大早,着实有些奇怪。他们入了胡同,挨个敲开一家家纸马铺子。不等店主开口询问,他们直接丢下一沓银券。“废话少说!”“把店里的所有香烛、纸钱,还有车马、童男童女、金山银山,统统给我搬走!”“钱不够,到府上支取!”店主们都是大吃一惊。这些公子哥的府上,这是死了多少人,竟然需要这么多的纸马?一名店主向领头的公子哥问道:“小公爷,这些是直接送到国公府上?”“放你娘的屁!”“这些都是给咱大明英烈们烧的!”“这些忠烈,在辽东吃尽了苦头,生的时候没享用过,只能给他们烧点东西,在那边好好享用!”这帮公子哥领头的,正是英.国公的儿子张之极。那店主听了事情的原由,顿时肃然起敬。他将银券双手奉还给张之极,“小公爷,这银子咱不能收,这些纸马就当是小人烧给忠烈们张之极一脚踹过去,“去你娘的,这事还轮得到你来抢?银子收好了,东西立马送过去!”店主道:“小的这就赶紧多做一些纸钱,烧给那些鬼差,求他们莫要难为咱大明的好儿郎买完纸马,众勋贵子弟在胡同口聚集。张之极忽然大声说道:“各位,今日见到大明忠烈,再想想我等平日做的那些荒唐事,惭愧吗?”众人纷纷低头。“咱们的老祖宗,跟着太祖、成祖一起江山,我们却成了混吃等死的酒囊饭袋,不知道你们如何,我这张脸是臊的慌!”“我打算明日就去兵部,申请去边军,有谁愿意前往?”张之极大声问道。“愿意!”“我也去!”“宁愿战死沙场,也绝不死在女人肚皮上,从军去!”……浩浩荡荡的抬棺队伍,穿越有‘国门’之称的大明门。街道西侧是五军都督府,而东侧就是礼部、吏部等中央官署。这里,便是大明的中枢所在。官员们在街道旁肃立,目送抬棺队伍,无不面色悲戚,眼含泪光。兵部衙门前,张献忠一身崭新的戎装,笔直挺立。他此时已经被编入京营,整训一段时间后,就会率兵深入罗刹国境。今天他是被临时拉差,来这里维持秩序的。此刻,张献忠默默注视着那一口口棺木,神情极为复杂。有震骇,有难以置信,也有崇敬,还有异样的光彩闪动。他的心中,也是极不平静。来京途中以及在京城中的所见所闻,以及今天所目睹的一切,给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我张献忠死后,若是能有国旗盖棺,也不枉来人世这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