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之从锦衣卫到皇帝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30章 大事不好,世子吃虫了!(第1页)

大明时期的人,极为重视身后事。每一代皇帝,从登基起,就开始为自已修建皇陵。藩王也是一样。并且藩王的银子比皇帝还要多,为自已修建王陵更是不留余力。赵王朱常㳛的王陵,就在安阳境内的韩陵山。相传,韩信曾在这里屯兵。一天韩信在山脚下,看见一白发老媪正在给人洗衣服。老媪满脸的皱纹,满头白发,让韩信想起了自已的母亲,于是就把她认作了义母。老媪病亡后,韩信将她葬于此地,因此得名为韩陵。韩陵山可是一块风水宝地。朱常㳛于万历十五年袭封,距今已经有四十七年。他为自已修建的王陵,也足足修了四十多年。先后投入的银子,不下三百万两。耗费的人力,更是无法统计。朱常㳛现在年事已高,随时都会去见阎王。因此对王陵的修建进度越发上心。如今正是大旱,河南又爆发蝗灾。朱常㳛为了修建王陵,依然征发了数千工匠、民夫。甚至他不顾年迈体弱,顶着烈日,亲自到工地上督促。此时,整个韩陵山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工匠、民夫们挥汗如雨,在日头下从事繁重的劳作。王陵修建已经到了尾声。不仅是地下修建有巨大的地宫,地面上还有恢宏的宫殿,其规模不亚于赵王府。朱常㳛站在巨大的伞盖下面。他一边查看着自已百年之后的归宿地,一边寻思着,地宫中那么多的墓室,该选哪些人来殉葬。“顶多再有三个月,陵寝就该竣工了。”“王爷千岁尽管放心好了,这大热的天,还是回王府歇着吧。”陪同朱常㳛的彰德府知府郑可贤抹了一把汗,向朱常㳛劝说道。朱常㳛摇头说道:“本王这辈子,已经没啥其他的念想,除了世子,就是这本王百年之后栖身的地方,亲自来看看,心里头才踏实。”郑可贤心里一阵苦笑。朱常㳛说的这两样,可真是把彰德府百姓给坑苦了。修建王陵,要征发徭役。这都是要地方官府出面,赵王府一文钱都不用掏的。前前后后四十年啊!这该是耗费了多少民力?如今正值大旱,又发了蝗灾。可朱常㳛依然让官府,照常征发修建王陵的工匠和民夫。耽搁了救灾且不说。由于天热,已经有五十多人活活热死。赵王世子朱由棪,更是彰德府的公害。彰德府现在所有的蝗虫加起来,也没有他的作的恶多。赵王一脉人丁单薄,朱由棪又是朱常㳛老来得子,简直是宠到没边了。这几年,不知道干出过多少天怒人怨的事情,每次都是官府出面给他擦屁股。不过话说回来。也就是苦一苦百姓。与他这个知府关系不大。况且这些年跟着赵王府一起,也没少捞银子。朱常㳛忽然一声长叹:“这几年,苛政摊丁入亩,可把本王害苦了,赵王府早就是入不敷出!”“王陵修下来,王府积攒的一点家当全都被掏空了。”“没多少留给子孙,本王这心里头,有愧啊!”朱常㳛屁股一撅,郑可贤就知道他要拉什么屎,没敢接话。朱常㳛接着说道:“如今蝗灾泛滥,看到黎民受苦,本王这心里头也难受的很。”来了,他来了……郑可贤陪着笑说道:“千岁仁德。”“官府是不是该出面,组织彰德府的缙绅、富商,捐银子和粮食?”“这种善行义举,赵王府自然不会落于人后,本王先带个头,认捐三万两银子,五万石粮食。”朱常㳛慷慨地说道。郑可贤却是面色发苦。赵王府向来都是母狗的那地方,只进不出。他会主动捐银子、捐粮食?地方上的募捐,水深着呢!官府出面,号召所有人捐钱捐物。缙绅、富商率先捐。大人物都捐了,小民好意思不捐?不捐的话,直接就摊派到各家各户,官差登门清收。事后缙绅和富商捐了多少,要如数退还回去。剩下的善款三七分,缙绅和富商七,官府拿三成。真正拿去赈济灾民的,连半成都不到。赵王府这次捐三万两银子、五万石粮食,到时候要成倍的拿回去。以前就是这么搞得,早就是轻车熟路了。赵王府要是拿了大头,其他人也就只能喝汤了,郑可贤自然是不情愿。朱常㳛脸色一沉,“怎么,本王的善心,郑知府不领情?”郑可贤压低声音:“王爷,这事不好弄啊!”“抚台南居益主政河南,本就极为严苛。”“这次蝗灾,朝廷又特意派了薛阁老为钦差,他可是国师的心腹。这些天,河南的风声紧着呢。”“千岁想想以前的福王?下官听说,福王以前两百多斤的身子,如今瘦的不到百斤了。”提到朱常洵,朱常㳛情不自禁地一个寒噤,大热的天,浑身起满了鸡皮疙瘩。前福王朱常洵,是当今皇帝的亲叔父,曾经的天下第一藩王。皇帝说削爵就削爵,从一等一的亲王,直接降为镇国将军。福王府的一应产业,也全都被抄没了。跟朱常洵相比,自已这个赵王,根本就不够看啊!“那便罢了。”朱常洵悻悻地说道。想了想,又有些不甘心。于是接着说道:“本王听说,朝廷这次拨付了大批的粮食、药材,给彰德府也拨了不少。”“赵王府想采买一些,这点小事,郑知府该不会推三阻四吧?”郑可贤满口答应下来:“王爷放心,这事一定给您办的妥妥的。”如今的河南,粮食、药材都涨成天价。所谓的采买,当然不会按照市价,甚至不会高于以前的价钱。不过官府这边好歹能落到一大笔银子,郑可贤自然不会拒绝。至于灾民,多一点,少一点,又是多大点事?“那就好。”朱常㳛神色稍霁,准备打道回府。这时一匹快马疾驰到山下,骑士从马背上一跃而下,朝着山上狂奔而来。“王爷千岁,大事不好了!”“何事?”“世子,世子吃了蝗虫!”“啥,吃蝗虫?这孩子又胡闹了,吃点啥不好,非得吃虫子。吃了多少,咋吃的?”“生吃的,吃了,吃了一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