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大儒旅行团昆山行(第1页)
崇祯五年,江南水灾。三月有桃花汛。到了四月,又进入梅汛期。今年的梅雨,比往年来的要早,持续的时间却是更长。从四月底开始,一直持续到七月初。淫雨绵绵,前后竟是持续了整整两个月。江南各地暴雨成灾,江河水位暴涨。若是往年,泛滥的江水,还不知要冲毁多少城垣,吞没多少田舍,淹死多少人畜。由于从年初开始,浙直各地就开始大规模兴修水利,清理河道。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虽然各地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水患,主要的江河,最险要的地段,却无一处决堤。因此这次水灾造成的灾害,反倒是历年来最低的。然而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梅雨刚刚结束,飓风又来了。梅雨如同老太婆的裹脚,又臭又长。飓风却是粗暴的莽汉,粗暴狂野,肆无忌惮。台风挟着狂风暴雨,倾泻到大地上,然后汇聚到太湖。太湖水位陡然暴涨。飓风又掀起狂风大浪,席卷周边。洪水有大半会倾泻到吴淞江,还有一部分,则是涌向地势最低的区域。太湖周边的十几个县,昆山地势最低。因此受到的洪水威胁,也就最大。每年到了这个时候,百姓们全都逃难去了。防洪?数米高的大浪,谁能挡得住?今年却是不同。昆山县的百姓不仅没有逃。反倒有数以千计的百姓,汇聚在大堤旁候命。这些百姓,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他们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还有很多人干脆光着上身。他们神情紧张地盯着太湖方向。雨水唰唰地拍打在他的脸上、身上。众人却都是岿然不动。昆山的大坝承受住了桃花汛、梅雨汛。若是这次能够承受住飓风汛的考验,意味着昆山人以后再无洪水之患。没有了洪水,‘叫花昆山’这顶桂冠,就会成为历史。远处的一个山包上。十几名儒生正举目远眺。由于雨太大,他们虽然打着雨伞,身上却早就被雨水湿透。这些儒生,其中有几位声名赫赫的大儒。刘宗周、陈继儒、杨汝成等人,都在其中。前些日子,云逍子‘死在’海上。这些大儒纷纷跳出来,为江南士绅摇旗呐喊。结果云逍子回来了。江南的士绅、富商,几乎遭受灭顶之灾。这些大儒们就尴尬了。不过云逍这次,倒是对大儒们动刀子。而是‘请’他们四处走走看看。真用的是请,绝对没有强迫,更没有用刀子。昆山县是试点县,因此是大儒旅行团的重要一站。也是赶巧了。大儒们到昆山的时候,恰好碰上了飓风汛。“陈子龙、顾炎武这是在做什么?”“洪峰马上就要到了,他为什么不撤离百姓,反倒组织百姓冒死抗洪?”“他们想害死这些百姓吗?简直是草菅人命!”杨汝成指着待命的人群,愤怒地叫嚷着。这次大儒们去了很多地方。看了织工组成的棉纺合作社。参观了上海县正在兴建的港口,以及浦东的纺织工厂。所见所闻,让他们极为震撼。同时也让他们感到十分受挫,备受打击。去年在金泾湖论道。云逍子声称,科学就是经世致用之学。就是内圣外王中的外王之学。驳斥的大儒们无言以对。然而他们的心里,却是多半不服。这次所见到的一切,简直可以称之为天翻地覆。这才是一年多时间啊!科学的力量,竟是恐怖如斯!刘宗周嘴上不说,内心的信念已经开始动摇。杨汝不是什么铁脑壳。恰恰相反,他的道德底线十分随意。如果给点好处,也就从了云逍子。可不光没得到任何好处。如今随着新政不断深入推进,他的家产也迅速缩水……田地不值钱了啊!大儒们的声望,也一天不如一天。要知道,以前单凭声望,是可以让人迅速升官发财的。这次杨汝成本来就是抱着挑刺的目的。今天总算是找到了机会!单是‘不顾百姓死活’这一条,就能把云逍子的试点县搞臭。旁边一人冷冷地说道:“陈县令与顾县丞,也与百姓在一起,地方父母官亲率百姓守护家园,这可不是什么草菅人命!”这人名为顾咸正,正是顾炎武的同宗长辈。刘宗周等大儒都是大吃一惊。大明的官员,遇到洪水不第一个逃命就已经不错了。亲自带领百姓抗洪,这种事情谁敢去想?杨汝成悻悻说道:“那用水泥铸造的大坝虽然结实,却毕竟建的仓猝,又如何能经受得住洪峰?明知事不可为,却依然冒险为之,平白害死无辜百姓……”顾咸正忽然沉声说道:“噤声!”话音一落,一阵如万马奔腾一般的声音,自远方传来。不多久,就见一道白线,从远方迅速向这边推移而来。洪峰,到了!转眼间,众人视线中的白线,已经化作了惊涛骇浪。数米高的大浪,挟着天地之威,轰隆咆哮,让闻者无不变色。在新修的大堤数百米之外,有一道以前修建的土堤,此时被修成消波堤。轰隆!汹涌的洪峰冲击在土堤上。曾经受过多次考验的土堤,如同纸糊的一般,瞬间就被洪峰撕裂。随即轰然崩塌,卷起数丈高的浪头。刘宗周等人看得面如土色。“天地之威,岂是人力可以阻挡?”刘宗周大声嘶吼着,“撤,赶快让百姓们撤下来!”洪峰转眼间就席卷至新修的大大堤,候命的百姓这时候想撤也来不及了。若是大堤被冲毁,几乎无人能够幸免。轰隆,轰隆!巨浪一波接着一波,狠狠地冲击在大堤上。大堤岿然不动。洪峰来的虽然凶猛,去的也快。不多久,汹涌的洪峰改变了方向,朝着吴淞江奔腾而去。潮水也渐渐平息下来,变得温顺了许多。在水泥混凝土构筑的大坝面前,凶猛狂暴的洪峰,第一次被驯服。百姓们疯了一样冲上大堤,兴奋地叫喊着,哭笑着。“好,好!”“水泥,造福万民之神物。科学者,竟是恐怖如斯!”“云逍子,功德无量啊!”刘宗周看着大堤上欢腾的人群,口中喃喃低语。这次的飓风汛,没能冲垮大堤,却将他对程朱理学的信念,冲击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