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9章:擢升长孙无忌右仆射(第1页)
三省六部的名单传到李恪的手里。从各方意见当中,李恪发现长孙无忌是最多人支持的。其次到房玄龄,然后是杨恭仁,甚至是岑文本也排到第三的位置。“呵呵,长孙无忌的声望还真高。”李恪呵呵笑道。将名单给杜如晦看了眼。“是的。”“毕竟和先皇的关系摆在那里。”杜如晦呵呵笑道。先皇还在的时候,他曾和长孙无忌争过什么。因为就算是争赢了,也可能会影响和先皇之间的感情,故而不争。而长孙无忌也因为那几年的时间,利用先皇对他的宠信,入侵了很多部门。如今的长孙无忌虽然还不是位极人臣,但是和尚书左右仆射的地位没有相差多少。差的,就是那个名分罢了。“说的也是。”“那就确定吧。”李恪淡然道。确定长孙无忌擢升为右仆射。不过正式的文书,需要等到后天上早朝才会颁布。杜如晦得到明确的指令,拜别李恪离开御书房。刚回到尚书省,就看到长孙无忌从一旁走出。像是无意,但其实是早就让人等候多时。他看准时机出现在这里。不少大臣其实也盯着杜如晦,想要知道结果。不过这些种事不太好问,故而都是看紧人而已。“见过杜相。”长孙无忌微笑着向杜如晦行礼。“恭喜啊,齐国公。”杜如晦笑了笑说道。长孙无忌顿时呼吸急促,两眼放光。“杜杜相真吗?”长孙无忌难以掩饰的激动。到达他这个层次的,还这般激动,可见对尚书右仆射多么看重。“真的,恭喜了。”杜如晦笑了笑道。绕过长孙无忌,返回自己的工位。一直注意着这里情况的官员们顿时懂了其中道理。“齐国公,恭喜恭喜。”“齐国公,恭喜恭喜。”“齐国公,恭喜恭喜。”众人恭喜,长孙无忌都笑着回应。他太开心了,回到自己工位好久才平静下来。确定自己已经晋升为右仆射之后,长孙无忌开始谋划吏部尚书之位了。朝廷四品以上的官员,都是需要选举,得到大部分大臣们的同意,然后皇帝确定后才能升上去的。不过最重要的是皇帝的确定,皇帝如果确定的话,其实就没有什么问题了,除非说有很大部分的大臣反对。不过大臣们的意见只是一个参考而已。夜。不少官员想要给长孙无忌庆祝。但圣旨还没有下达,长孙无忌为了避嫌,都推脱了。不过他也没有闲着,私下偷偷召见了高士廉等自己一系的人物。“今日已经确定我晋升右仆射。”“但我希望,吏部尚书还是掌握在我们自己人的手中。”“我舅舅高士廉的资历明显是够的,诸位走动走动,让更多人支持我舅,将吏部尚书的权利掌握在我们的手中。”长孙无忌沉声道。在他的这一系中,也不是只有高士廉有资格。不过诸多人当中,哪怕是朝廷大臣当中,高士廉也是很有资格的。“这次陛下可能不会再让我们的人坐上吏部尚书之位。”高士廉摇摇头。自己和长孙无忌的关系,都是知道的。右仆射已经属于自己这一系,吏部尚书很难再落入自己一系当中。“陛下雄才大略,不在意这点问题的。”“我们运作得好的话,还是有可能接替吏部尚书之位。”长孙无忌摇摇头,沉声道。以他对李恪的了解,李恪的雄心不比先皇差,而且能容人所不能。长孙无忌觉得,在李恪的眼中,能力比关系更加重要,只有有能力,就能够给机会。就像是李承宗一样,造反几次,还有一次打进了长安城,但最终因为他的能力,现在在帝都大学活得好好的。n还有李承乾和李泰等等,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只要能力足够,那就没有问题,自己的舅舅还是有很大机会的。“那就运作一番。”高士廉点点头,沉声道。他已经沉寂了很久很久,也想要挪动挪动。an五人只要有挪动,才能显得有活力,朝廷也才能跟着活起来。吏部尚书这个位置,他也当过,非常好,现在还想重回这个位置。确定右仆射之后。朝廷的大臣们又开始盯上了吏部尚书的位置。吏部尚书虽然隶属于左右仆射的下级,但是权力同样很大。这个位置盯着的人非常多,比右仆射的人还要多。因为这个位置的人更多人有资格坐上去。于是,这一天当中,朝廷大臣明争暗斗,又开始拉动人员,提高自己的支持率。但他们都没有发现,李恪根本就没有让他们帮忙选择吏部尚书这个位置,仅仅是让他们推选右仆射的人选而已。两天后早朝。朝会正常执行。还是在快结束的时候,李恪开始宣布。wp“右仆射之位一直空着也不行,朕从诸位推选的名单中,选出一位资历能力都相当不错的大臣接替这个位置。”“长孙无忌,可愿意接替右仆射一职?”李恪淡然道。朝中大臣纷纷看向长孙无忌,眼中满是羡慕。“臣,愿意。”“臣自当为陛下和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长孙无忌深吸口气,恭声道。他压抑着巨大的激动,终于迎来了自己想要的职位。“那就宣旨吧。”李恪淡然道。一旁的太监当即走出。“众卿听旨!”太监扯着鸭公声开口。“臣等接旨。”众臣恭敬跪下。“召曰:长孙无忌德行淳朴,能力出众擢升尚书右仆射,钦此!”太监朗读圣旨。圣旨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口水话。其中最关键的也就是册封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而已。“臣接旨,陛下万年!”长孙无忌等人起身。太监将圣旨拿到长孙无忌的面前。长孙无忌激动接下,慢慢退回自己刚才战的位置。自此,长孙无忌晋升为右仆射,空出的吏部尚书之位瞬间就被无数人盯上。众臣们原以为朝会就这样结束,他们正式开始争夺吏部尚书一职。但李恪并没有此时结束朝会,而是继续让太监宣旨。大神神化周的大唐:陛下,要不您就认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