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0章:大唐是楼兰的正义之师(第1页)
高昌国的靠经大唐的边境之城被攻下。这个消息很快就从高昌国传出去,以非常快的速度传遍整个西域。大唐的强大,在西域诸国之中都有了解,西域诸国都或多或少害怕大唐这个国家。面对大唐突然杀进,西域诸国不知道大唐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杀进来的,都惶恐难安。再加上高昌国在暗中宣传大唐杀来,是想要入住西域,想要攻占西域诸国,更引起诸国的害怕。但害怕归害怕,西域三十六国都明白,内乱可以,但不能被外敌侵犯,故而第一时间响应了高昌国的响应。各国的军队集合,会尽快支援高昌国的。“圣女,接下来就交给你了。”李勣镇守高昌国边境之城。收刮这座城池的粮食和金钱之后,下令士兵休息。此战很顺利,接下来可能就不容易了,需要楼兰圣女从中周旋才行。西域三十六国,他们之间对外决心很大,大唐若再次西进,会被诸国齐齐攻击的。但有楼兰圣女,所以不慌,休息一两天就没事。“自然。”楼兰圣女应是。利用城中的高昌国居民,通知到了楼兰国的人。从自己国家中得知楼兰国已经大部分大臣投靠高昌国之后,楼兰圣女吐了口气。还好,回来得及时,只是一些大臣投靠高昌国而已,楼兰国并没有被高昌国吞并。同时,楼兰圣女还知道,西域三十六国当中,真的是有两个国家已经被高昌国吞并。尽管还是那个国家,对外没有宣布投靠高昌国,但是国家的主权已经是被高昌国掌控。对此,楼兰圣女有了另外的想法。在楼兰国,圣女的地位和国王是平起平坐的。随着楼兰圣女返回西域,她的圣女命令也因此下达。【楼兰圣女令:唐军是我向天可汗陛下申请而来,为了自卫!】【为了平定我楼兰内乱,为了不让我楼兰国成为他人盘中餐!】【这是我楼兰国内政,请诸国不要干涉楼兰国处理内政,不要干预唐军平定楼兰国。】【另外,强烈谴责高昌国不仁不义,暗中威逼利诱我楼兰国诸臣,意图颠覆楼兰国政权,请高昌国立即停住无耻行为,否则我将请唐军踏平你高昌国。】楼兰圣女的几个意思被传播出去。尽管这里是高昌国,但消息是经过楼兰国暗线发布出去的,高昌国还不知道,就已经传播出去。n因为消息同样传播得非常快速,跟高昌国将消息传出去的时候差不多。故而在各国准备集合军队的时候,楼兰圣女的消息同样传播到他们那里。“楼兰圣女的消息?”“这个消息准不准确?”“已经确定是楼兰圣女的消息,她从大唐回来了。”“从大唐回来会不会可能已经被大唐控制住?”“不管她是不是被控制住,楼兰国现在的确是出现内政问题。”“那我们不插手此事?”“不插手!”诸国差不多如此议论。尽管各国都是不希望有其他国家入侵。但是楼兰国的话却让他们觉得不该插手的。楼兰国如今的情况,不少国家都是知道的。再加上这几年高昌国也是过分,他们更加坚定不想参与。高昌国内。得知消息的高昌国王气得甩碎不少珍贵的东西。没有西域诸国的帮助,单单靠高昌国,是很难抵抗大唐的。为什么说很难呢。因为他们已经知道,唐军总共五万。他们高昌国虽然小,但是也有五万大军能够集合。在西域诸国当中,乌瓦大军已经不少,是诸国之中最强的。但调动那么多力量和大唐开战,会让他们高昌国很被动的。比如已经控住住的两个国家,如果没有兵力镇压他们,他们可能会反抗的。而且,如果和大唐开战,万一输了,那接下来的后果可能就严重了。高昌国为此进行了紧急商议。几天后。楼兰圣女收到各国的反馈。an五因为唐军是帮助楼兰国的,所以诸国不参与。这一刻,大唐成为正义之师,帮助楼兰国恢复政权。得到禀报的李勣自然是没有推迟,下令整军继续西进。大军并没有第一时间前往楼兰国,而是向高昌国国都的方向而去。不过两者之间的方向也没有相差太多,几乎是同一个方向的,西域诸国并没有太在意这一点。西域诸国没有太在意,但高昌国却是举国担忧。这几天过去,高昌国还是没有商讨出面对大唐的结果。一方面,高昌国习惯了嚣张跋扈,对大唐的出现觉得要一战。但是深知大唐厉害的主和派,却觉得不应该开战,想要对大唐投降。双方之间吵闹不停,一直没有一个好的结果让高昌王满意的。“好了,全都闭嘴!”高昌王看着群臣吵闹不停,气得不行。其实,他自己也是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战还是该和。战吧,高昌国很有可能会一落千丈,从西域最强国成为最弱国也有可能。不战吧,高昌国在西域诸国之中的霸主地位,岂不是有了这一次欺辱的经历,被诸国嘲笑?“王上,臣有一言。”有臣子在这个时候插话。众人看去,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臣子。“说。”高昌王不以为然,但姑且听听。“我们不战,不过是丢了点面子,却保住了实力,那丢点面子又算什么?”“我们暂且投降,等唐军离开之后,我们依靠国力,诸国谁敢说我们高昌国的不是?”这个臣子沉声道。“话虽如此,但唐军若是让我们赔偿呢?”有主战派的大臣冷笑。对这个不起眼的臣子嗤之以鼻。“他们凭什么要我们赔偿?”“他们若是敢让我们赔偿,就是侵犯我们高昌国,我们可以再请诸国出兵,他们这一次总不能还有其他意见吧?”这个臣子淡然笑道。众人一听,觉得理应如此。大唐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格让他们赔偿。他们只是被楼兰国请过来平定他们内乱的。而楼兰国的内乱,也没有说明是他们高昌国操控的。投降而已,丢点面子而已,保存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在场的大臣们再次展开讨论,主战和主和两派闹得不停。最终,高昌王拍板,决定听取这个不起眼的臣子的意见,也记住了这个人。大神神化周的大唐:陛下,要不您就认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