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圣旨下到,退位诏书(第1页)
故而李恪请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暂且当这里为办公室。有什么事,就让府上的下人帮他们传出去,将需要做准备的安排下去。看書喇不过李恪多虑了,两人到来的时候,已经安排了必要安排的事情。而房玄龄本来是想去找杜如晦的。但是听说杜如晦不在,就想到可能到了李恪这里。所以他也过来这边,刚好看到杜如晦在这里,也就想着留在这里。房玄龄现在的心情很压抑,同时很不安,担心自己不想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时间缓缓流逝。几人在这里等候了将近一个时辰左右。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杜如晦和房玄龄两人安排的人,以及李恪府上的人几乎是第一时间过来爆料的。“皇宫传出圣旨,陛下退位,让位给太子殿下!”三人的消息一致。并且还拿出了抄印过来的圣旨给三人观看。这种大事件圣旨,都需要贴出官文公示给天下百姓看的。“出事了!”三人中都同一时间涌出这个念头。几乎可以确信是逼宫了!这么重要的事情,皇帝没有可能与大臣们商议的。太子是国本,是储君,是江山社稷的人选,不是家事。这种国事都不和大臣们商议,陛下那边要是不出事就是怪事了。“传尚书省之令,收回公示!”杜如晦突然开口道。尚书省由左仆射和右仆射做主。李靖作为右仆射,但是却远在东瀛。偌大的尚书省,可以说是杜如晦一人做主的。说完,将信物给送信的下人,那个前来报信的拿着信物快速离开。“传中书省之令,驳回陛下撤回太子人选!”房玄龄也豁出去了。如果这圣旨是陛下真心发布的,那么中书省也就听了。但若是这里面可能是逼宫的结果,房玄龄也绝对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朝廷有尚书省和中书省两大机构的命令,政令立即执行,并且非常快速传遍整个长安城的机构。一时间,正在看公示的百姓们都愣住,怎么刚刚贴上去的公示就撕掉收回?随着事情的发生,长安城的百姓们热议都炸开了锅。杜如晦和房玄龄两人离开,各自去办事。而李恪也没有闲着。他换上威风凌凌的战服,骑上赤血麒麟骏。随着他走出蜀王府,四面八方就涌出烈阳军,并很快集合完毕。一万队整齐走动,吓得四周的百姓脸色都变,又想起最近长安城传着李恪要造反的事情。“蜀蜀王殿下,你这是要去干嘛?”“为什么刚刚发出来的公示被收了回去?”有胆子大的百姓颤声问道。烈阳军的动静太大了,整整一万,吸引了整个长安城的注意。知道此事的百姓都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为何公示刚刚放出来就被收了回去。但他们担心李恪是真的想要造反,故而不敢问那么清楚,吱吱呜呜的也很慌的。“陛下昨天才回来,今天连早朝都没有上就说退位。”“杜相和房相觉得此事不妥,需要陛下亲自出面商议才行,故而将圣旨收了回去。”“本王是担心皇宫发生了大事,召集军队以免发生了灾难性事件,不得不提前做好安排。”“诸位,如果没有什么事的话,本王建议你们还是回家好,省得发生什么事情伤害了你们。”李恪客气道。人没有下马,不紧不慢向皇宫走去。一万军队而已,看上去不多,影响不了大局。但是在百姓的眼中,一万军队就很多了,且可能会发生兵变。听到李恪的话之后,想要看戏的百姓们也慌了,大部分都快速向家里方向而去。还有小部分的,比较大胆的,跟着李恪的军队,一直到朱雀门前才停下来。李恪也停下来。随着杜如晦和房玄龄两人的命令,这里竟然有不少大臣集合。看書溂看到李恪带着大军过来之后,这些大臣的脸上露出难堪的表情。“蜀王殿下,贸然出兵,是否有些不妥?”有大臣开口。他不敢过分指责。毕竟眼前的这个人是李恪。李恪的威名在朝中大臣心中很重。n那可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权势滔天人物。“本王的事不需要你担心。”“现在皇上可有什么消息?”李恪淡然道。自己都敢带兵出来了,还需要担心什么事情?“还,还没有。”那位大臣语气弱了不少。见李恪神色认真,他都不敢过多和李恪说话。现在的情况大家都有些猜测,万一李恪要进行兵变,那么自己简直就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李恪没有理他。就静静看着紧紧关闭的朱雀门。周围的大臣越来越多过来,杜如晦和房玄龄也已经过来。其中,长孙无忌也在此列,三省六部的顶级官员都到来,是杜如晦要求的。本来一件圣旨,让李承乾继位,有很多人是同意的,但杜如晦要求他们全都过来。于是不管愿不愿意,都得过来,亲眼看看皇帝怎么说的,是不是真的是皇帝下的圣旨。长孙无忌无疑是最同意这道圣旨的,但是他被要求之后,也得过来,一同“逼宫”!杜如晦怎么说都是他的上级领导,现在这种时候,还是随大流比较好。看大臣来得差不多之后,杜如晦朝着朱雀门上面的守城禁军大叫:“将军,请通知陛下,我等大臣要进宫面圣。”镇守朱雀门的正是洛远中,他朝着下方,朗声道:“请诸位大人稍等片刻,末将这就进宫禀报!”他说完,将头收了回去,脸色变得紧张,知道应该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作为李承乾的亲信,他感觉昨天晚上皇宫变了一个样,一些熟悉的面孔直接不见了。大多数都是太子李承乾一系的,已经将皇宫掌握。现在看到杜如晦等人进来,他更加证实了心中的猜想。造反啊他就想着帮李承乾办事,没想过造反的。现在到了这种程度,估计是想要退缩已经不可能了吧?不敢多想,一想就头皮发麻,赶紧亲自进宫禀报情况。大神神化周的大唐:陛下,要不您就认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