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终回到,城门紧闭(第1页)
时间一天天过去。途中竟然还遇到三次类似的伏杀。然后都是激战一段时间之后,又慌乱逃走。比去的时间晚了五天时间,封禅队终于回到了长安城。只是,让人奇怪的是,长安城的大门却紧闭着。大白天的竟然紧闭着大门,让人更加好奇。“李君羡,去问问何事?”李二沉声道。队停在外面,让李君羡前往询问。李君羡恭声应是,策马向长安城门的方向走去。“站住!”“何人敢闯帝城?”守城的将领大喝。在他的号令下,城墙上的士兵们弓箭已经拉满。若是下方的来人不给一个好的说法,那么可能会被乱箭射杀。“我乃禁军大统领李君羡,这是我的身份证明!”李君羡大喝。他没有任何居高就傲的样子。因为李二就在不远处的地方,能够看到他的情况。“又是禁军大统领李君羡?”“这位壮士,冒充朝廷命官是大罪,可不要自悟!”守城的将领冷笑道。看着城墙下面的李君羡如同看待死人一样。“放肆!”“睁大你的狗眼看清楚,这是禁军大统领的腰牌!”李君羡勃然大怒。成为大统领那么久,还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的。要不是没法在里面,他都想举起给他们送一刀进去。“你才放肆!”“快快离开,否则格杀勿论!”守城将领冷声道。n看着李君羡满是傲然。不过距离有点远,李君羡看不清楚对方的神色。仅仅是从语气中听出对方不将他放在眼里,并且很是傲然。“我真是禁军大统领李君羡,你不信我不怪你。”“但请告知,为何要阻止我们进城,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李君羡深吸口气,沉声道。他觉得发生了一些不知道的事情。故而忍住脾气,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追究下去。现在是了解情况,然后回去告知陛下,由陛下定夺。看書喇守城的将领沉默片刻,还是开口:“这两日,有数股冒充陛下回来的队。”“第一支队,太子出来迎接,但是却发现是假的,还被刺杀,险些丢了性命。”“从第一支队开始,一直到现在,整整出现了五支队,前面的全部都是假的,被我们射杀之后就逃走。”“这位壮士,我劝你还是早点离开,省得我一声令下,万箭齐发。”李君羡听完,总算明白了。他深深看向守城的将领,再看看架好的弓箭,最终离去。这件事得回去告知陛下才行,若是自己乱来的话,还真的可能被射杀的。很快,李君羡回去将消息禀报。李二等人一听,脸色瞬间变得异常难看。an五“陛下,必定是有人故意而为之!”“我们之前被匪兵伏杀,肯定和这件事有关。”杜如晦沉声道。上次被追杀,绝对不是那么简单。当时想不明白,但是现在却可以大概得知情况。一定是阻止自己等人回去,然后进行某些不见得光的交易。比如现在,城中或者发生了很大的事情,他们全都不知道的。五次啊!整整五次!就算城中的程咬金等人忠心于陛下,此时怕是也不会轻易因为陛下真正回来而出来迎接的。因为可能是假的!又或者他们因为某些事情被阻止了。“朕也是这样想的。”李二深以为然点头。还想着之前为什么会被伏杀,却又快速离开。原来是因为这样,城中进行着某些不为人知的交易。特别是听到李承乾被刺杀,更加让李二担心发生的事情。此时,龙辇上的长孙皇后突然出现,面带惊慌道:“陛下,高明受伤了?”李二看到长孙皇后出来,眼光变得柔和不少,道:“不过是受伤而已,问题不大。”其实他也不知道什么情况,但是现在应该安慰长孙皇后的。“我”长孙皇后眼看就要落泪。但这个时候长孙无忌开口道:“皇后,我们会很快进城的,不用担心。”长孙皇后点点头,重新回到龙辇之内。随着长孙皇后的离开,现场的氛围变得紧张起来。李恪也在这里。除了他之外,柴韶容也在这里。柴韶容尽管现在被大家认为是李恪的女人。但是柴韶容也是将军出身,此时在这里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有对策?”李二沉声道。那么简单回来,却被挡在城门之外。自己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却还要在这里消耗。不要被自己知道是谁,若不然一定会让对方后悔来到这个世界。这个时候李二心中已经有了一个人选,那就是死而复生再死而复生的李承宗。不过到目前为止,他都没有见过李承宗,故而也不确定到底是不是他在暗中操作。“或者从其他地方调兵过来!”长孙无忌沉声道。大唐十二卫主要在长安城当中。而也有一部分是在长安城之外,拱卫京都。像这种情况,最应该去调遣的就是周围的军队。“这是个选择!”“李君羡,你让人带朕的令牌过去!”李二沉声道。不过他不是怎么放心。毕竟长安城也不会因为他的回来就开门。难免那边也出现问题,因为某些原因而无法出兵营。故而李二再次道:“可还有其他选择?”这一次长孙无忌等人沉默了。守城的士兵不认人,那就挺难的。除非说,城门会在某一个时辰开启,那还有机会进去。如果一直不开启,那还真的没有机会,也没有其他的办法。“或者可以试试用烟花传递信号!”李恪插话。出来之前,他进行了多次的猜测。其中还特意将烟花带出来,用来传信号给城中的人。本来没有想过关城门的,也就是想着用来传信号的,没想到竟然能用上。“有烟花?”李二顿时大喜。“有是有,但不知道能不能起到作用。”“如果城中的情况出乎意料的话,可能我的人会被阻止。”李恪不得不打个预防针。如果是其他原因还好,但若是李承乾在搞鬼,那么问题就大了。大神神化周的大唐:陛下,要不您就认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