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再清一地,李恪如魔来(第1页)
夜如约到来。虽然白天很多处爆炸,但总体来说,并没有影响到烈阳军和娘子军的休息。趁着夜色,李恪整顿了一番权河城的原叛军,让他们变得更加听话。然后,趁着夜色,将城门的守卫换了,顺便偷偷离开权河城。洪州主城。王弘义等人坐在一起。“哈哈哈”“没想到他李恪也有这一天。”“就是,就是,还是我们的族长大人英明,将他的粮草都毁掉。”“这次李恪他们必定是坚持不了几天,到时候不战而降,有他们好受的。”权贵们再次阿谀奉承。其中有太原王氏的,也有其他权贵的。总之,所有人对王弘义似乎都无比尊敬和爱戴。王弘义看在眼里,心中也是很好受,被他们夸得要飘起来。不过作为族长,王弘义的头脑很清醒,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像这些赞美的话,偶尔挺两句就算了,不能真的往死里去。他也让下面的人不要老是说这些话,但就是没人听。没办法,他也只能被迫听别人夸自己的话。“好了,全都安静下来。”王弘义沉声道。看他们一个个那么开心,他就心中叹息。现在自己这一边还没有获得胜利,明明才刚刚丢失一座城池。尽管李恪的粮草被自己毁掉,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得意,而是要谨慎再谨慎。谁也不敢保证李恪在最后的时刻会做些什么事情,卷土重来也不一定知道的。在场众人慢慢安静下来,一个个的都看向王弘义。“记住,李恪的郑和宝船一定要毁掉它。”王弘义沉声道。只有将李恪的船毁掉,李恪就无法快速离开洪州。现在河南道大部分地方都落在他们五姓七望的手中,李恪逃不掉哪里去的。“族长放心,我已经派三千人过去了。”有高层回答。但似乎并不怎么将这件事放在心上。其实想想也对,洪州都落入他们的掌控当中。李恪现在又被炸药毁掉了炸药和兵器库等等重要的东西。这个时候李恪无疑就是秋后蚂蚁,对他们已经没有了威胁。“还有,你们全都注意些。”“李恪那人绝非我们想象那么简单,切莫看轻他了。”王弘义继续下令。但是,下方的人似乎都兴趣不大。看着这群人,他就感觉一阵阵心累。不过,王弘义也被他们影响到,心中看轻了李恪不少。“族长,菜都快要凉了,我们先喝一杯?”有人建议道。不少人都雀雀欲试。洪州很快就能够将李恪拿下了。到时候,其他的两州一同发难,兵发长安城。为什么说两州而不是三州呢?因为巫州现在依旧还是不知道是谁在暗中操作着。不是他们五姓七望,却不知道是谁暗中操纵着那个州。“来,大家干一杯。”“回去休要给朕误事!”王弘义摇摇头,兴趣也被他们勾起。本来是要开一个针对李恪会议的,现在几乎成了庆功宴。而王弘义也在他们的影响当中,慢慢对李恪变得不是那么忌惮。连自己的炸药都没有注意到,还被毁掉了重要的东西,活该受罪。酒过三巡,气氛变得更加热烈,众人欢声笑语。但突然间,有一士兵冲进来。“报,李恪率领军队,向罗网山杀去了!”瞬间。宴会上的所有人都彻底安静。本来开开心心的,所有人都好像是被定身一样。罗网山有两万军队在那里驻守,不是在城内的,而是在山上。其中的目的,就是为了给过来平乱的叛军打一个措手不及,让对方恭敬洪州城的时候内外夹击。“集合,集合全城兵力,向罗网山杀去!”王弘义快速反应过来。他的酒意瞬间就醒了。当即下令做出紧急的处理方案。而其他的高层,也在这一刻醒过来。同时有一种后背发凉的感觉,浑身冰冷。没想到,李恪竟然那么恐怕,还知道罗网山?是他们当中有内奸,还是因为李恪本身就那么神奇?an五刚刚还觉得李恪不需要在意的,这一刻他们所有人都害怕了。王弘义同样如此。不过他更多是想着自己的内部有内奸。想到这里,他眼神都冰冷一片,发誓要将内奸找出来。罗网山。李恪已经率领军队到来。月明星稀的,路程能够看得很清楚。这里上山不容易,不过同样也不难。山上的守卫可能也没有想到李恪会出现的。故而在李恪出现在山上的时候,他们才发现。“敌袭,敌袭!”吵闹的声音响起。但伴随而来的是疯狂的屠杀。看書溂烈阳军和娘子军趁乱冲进他们的营帐当中。这些士兵还没有清醒过来,就已经死在李恪士兵的刀下。几乎没有任何阻拦,烈阳军和娘子军就进行碾压,杀了很多叛军。而此时,叛军总算是集合成功,但很多已经是慌了神,也都负了伤。“弓箭手准备!”“放箭!”柴韶容下令。一波弓箭向刚刚集合成功的叛军射去。片刻的时间,这些叛军就成百上千被弓箭射中,嗷嗷惨叫。他们四处逃窜,队就这样乱开,只想着逃跑。“放下武器,投降者不杀!”李恪的声音适时响起。烈阳军和娘子军也快速向他们压去。这些士兵当中,很多都是当地的百姓组成的。如果愿意投降的话,李恪并不想将他们赶尽杀绝。太原王氏就那么多人,他们不可能四处地方都有两万军队的。“我投降,我愿意投降!”“不要杀我,不要杀我,我是被逼参军的。”随着李恪的声音落下。叛军当中立即就有人投降。比权河城的还要快速,当即就跪地求饶。估计是权河城的事情他们已经知道,故而也是被吓。而如今,三更半夜的突然伏击,他们胆子也要被吓破。投降如同骨牌效应一样,很快就有一大片丢掉兵器退下投降。自然,也有一些逃离这里的,向着山下的方向逃跑。李恪看了看虚拟地图,又看了看远方,露出坏笑。大神神化周的大唐:陛下,要不您就认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