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要不你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3章:道歉,惊悚,柴绍战死幽州?(第1页)

李恪轻笑。看了一眼张三手中的香。才燃烧一半而已,就将默棘元白宰了。效率真高。这还多亏阿史那云的偷袭。要不然,不可能会有那么容易的。走吧。但限你们三天之内离开长安城。李恪起身,摆摆手,淡然开口。说完,向鸿胪寺大门走去。烈阳军也收起了弓箭,跟上李恪离开这里。阿史那云等人一愣,随即都松了口气。看着地上的默棘元白,心情复杂。杀了默棘元白,他们几国恐怕会被薛延陀惦记上。但那么多个国家同时出手,恐怕是薛延陀也不敢对他们怎么样。就好像是自己等人不怕大唐将他们杀了一样,现在也不担心被薛延陀一起出击。不愧是杀进杀出东瀛的李恪,这个阳谋他们啃下了。表哥,等等我。阿史那云突然开口,然后快速向李恪追去。刚刚下雨的地很潮湿,阿史那云差点就摔倒在地。她快速追上李恪,紧紧跟上李恪的步伐。跟在李恪身边的张三识相离开。自然,乔宏峻等人也快速离开这里,不打扰李恪两人。表哥,对不起,你听我解释。阿史那云紧跟着李恪,向李恪道歉。她知道自己这次对不起李恪,但是形势所逼。没事,我不怪你。李恪摇摇头,淡然道。夜很深,刚下雨的天有点凉,李恪的步伐慢慢加快。表哥你别恨我好不好?这次的刺杀,都是他们出面的,我一个人都没有出。我是下午离开你府邸的时候,被默棘元白叫过去,然后被迫加入刺杀你的。阿史那云也加快脚步,在李恪的旁边一次又一次道歉。她觉得李恪虽然说没事,不怪自己。但是阿史那云觉得李恪其实心中是怪自己的。也不对,也可以说是不怪,是将自己当作是陌生人一样好难才和李恪表哥关系好一点,若是就这样就淡了下去,阿史那云心会痛。我不恨你。就好像我因为公事说不给你连弩,你因为公事也可以加入刺杀我的行列。阿史那云,你回去西突厥吧,连弩的事你就不要想了,以后有机会的话再见。李恪依旧摇摇头说道。不过似乎脸色稍微好了一点。但夜有些黑,很难看清楚李恪的神色。只知道夜空当中,李恪的眼睛比星辰宇宙还要好看。我表哥阿史那云就觉得心很痛,脚步不由得停下来。看这里李恪慢慢离自己越来越远,心好像也离自己越来越远一样。有种窒息的感觉让阿史那云的眼睛都湿润,两行泪不由得落下。但她明白,自己是该离去了,是该返回西突厥了。至于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相见。恐怕难了。夜很黑。阿史那云很快就看不到李恪的背影。最终,她擦了擦泪水,转身向另外一个方向走去。李恪返回府邸。转眼就三天过去。阿史那云等人都离去。小型诸葛连弩已经正式完成,二十连发造成。同时,李恪已经开始投入生产,与太原王氏那边签署了协议。关键程序还是李恪这里完成,配件就让他那边生产,然后再组装成为连弩。看書溂李二那边也要生产连弩。但是雷声大雨点小,至今都没有任何的头绪。第三天的晚上。禁军大统领李君羡匆匆忙忙上门。让李恪带他到秘密的书房之处才交代事情。蜀国公,大事不好了。镇军大将军柴绍,疑是战死幽州。陛下的意思是不要声张,也希望你能够稳住柴韶容。李君羡神色凝重说道。看他额头都分泌出汗珠,就知道有多急跑过来的。你说什么?李恪顿时惊呼出声。柴绍战死幽州?这怎么可能?以柴绍的能力,再加上八万大军,怎么会输?更不要说死了!事情现在还不能确定。前方的传回来的消息是柴将军在军营被偷袭,如今八万士兵已经撤退,柴将军疑是死亡。李君羡沉声道。前方传回来的消息就只有这么多。他已经完完全全按照李二的意思,将消息告知李恪。因为担心消息太过震动,所以现在朝廷将情况都压了下去。考虑到柴韶容的情况,担心她知道后会崩溃,所以先将消息告诉李恪。然后,再由李恪转告柴韶容或者如何,就让李恪这边决定。被偷袭就是被偷袭。怎么可能会连是生是死都不知道?李恪嘶哑着声音道。柴绍恐怕是凶多吉少。应该是消息回来的时候就快不行。同时,李恪还想到隐太子长子李承宗。肯定是李承宗的机关人是其中的罪魁祸首。要不然,没有人能够偷偷摸摸进到柴绍的军营而不被知的。该死!该死的李承宗!这下子,自己该如何对柴韶容说?蜀国公,柴韶容就交给你了。我还有事,就先行告退,不送。李君羡摇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向李恪行个礼,然后离开书房,离开李府。书房之中,就剩下李恪一人在这里。他眉头紧皱,都足以容下海蟹。柴绍这人,他相当有好感。但现在过了好一会儿后。李恪才将柴韶容叫来书房。同样的,李恪也将杜妙颜叫过来。韶容,有件事要告诉你,希望你能有个心里准备。李恪深吸口气,沉声道。什么事那么凝重啊?搞得好像我爹出事一样,还需要心里准备。柴韶容还是如同往日一样,大大咧咧问道。一旁的杜妙颜也是好奇,觉得李恪的神色真的很凝重。就是你爹。他被偷偷袭,疑是战死。李恪沉声道。他看着柴韶容,担心她会怎样。话落。柴韶容的神色顿时就僵住。她两眼不由得睁大,死死看着李恪。只觉得大脑一片空白,以为自己听错。淦,谁偷袭我爹?我现在就要出发幽州给他报仇!李恪,你去不去,我们现在就去!柴韶容猛然站起身娇喝。整个人如同愤怒的母狮子一般。她看着李恪,双眸满满的战意和恨意。似乎并不怎么伤心。大神神化周的大唐:陛下,要不您就认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