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写书作者名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章 青铜碎片(1)(第1页)

空气里弥漫着打印纸的油墨味、汗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从证物袋里飘散出来的陈旧铁锈和化学品混合的怪异气味。

电话很快接通。

“我是陈默。立刻询问李婉婷女士,她和沈明辉过去是否有过什么常去的地方,或者有什么地方对沈明辉有特殊意义?特别是名字里带‘镜’、‘光’、或者建筑内部有大量玻璃、镜面结构的地方?比如咖啡馆、艺术画廊、废弃工厂的某个车间、甚至是某个能反射阳光的特殊景点?任何线索,立刻汇报!”

下达完指令,陈默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是在和时间赛跑,沈明辉像一个隐藏在黑暗中的蜘蛛,已经织好了一张大网,而他们才刚刚触碰到网的边缘。

他需要更快,更准。

他的目光再次落回那些现场照片和符号图纸上,瞳孔深处仿佛有冰冷的火焰在燃烧。痕迹即语言,行为即动机。沈明辉留下了这么多痕迹,他一定忽略了什么,一定有什么关键线索被遗漏了。

必须在他所谓的“月盈之时”之前,破解他最后的谜题。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来自证物科的消息,关于对沈明辉废弃工厂“祭坛”上发现的化学试剂成分的初步检测报告出来了。

陈默从证物科技术员手里接过那份刚打印出来的、还带着余温的检测报告。他的目光快速扫过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分析结论,最终停留在几个被加粗的关键词上:“……祭坛试剂瓶残留物检出高浓度致幻性生物碱,成分与‘蓝蝶’高度同源,但纯度与合成工艺远超张伟飞案样本……同时检出微量青铜氧化成分及……人体皮屑组织……”

“人体皮屑?”李健凑过来,眉头拧成了死结,“沈明辉留下的?能做DNA比对吗?”

技术员推了推眼镜,摇了摇头:“含量太微少了,而且暴露时间过长,降解严重,以我们目前的技术条件,很难提取到有效的DNA信息进行库内比对。不过,成分分析指向一个比较罕见的特点——该皮屑残留的微量元素显示,个体可能长期接触或处于一个……青铜器含量较高的环境。”

青铜器?

陈默的指尖无意识地在报告上“青铜氧化成分”那几个字上敲击了一下。意识深处,那尊悬浮的青铜沙漏虚影似乎极其轻微地波动了一瞬,颈口暗红的砂砾流速依旧缓慢如凝固。

【回溯冷却倒计时:8年7个月26天15小时…】

“青铜环境?”李健的嗓门提了起来,带着困惑和焦躁,“这他妈又是什么鬼线索?难道这王八蛋还是个倒腾古董的?”

陈默没有立刻回答。他的视线越过报告,投向桌上那堆从废弃工厂“祭坛”带回的杂七杂八的证物。那些扭曲的符号图纸、化学仪器、李婉婷的旧照……还有赵东明提到的,十五年前那面被李婉婷丢弃的、刻着古怪花纹的旧铜镜。

铜镜……青铜……长期接触青铜环境……

碎片似乎在汇聚,但还缺少最关键的那一环。

“李队,”陈默抬起眼,声音冷静得近乎漠然,“立刻复核沈明辉离开学校后至今的所有可能行踪轨迹。重点排查他是否曾在博物馆、考古研究所、青铜器修复工坊、甚至……古玩市场或地下走私链条中有过工作或频繁活动的记录。尤其是近半年到一年内。”

李健虽然觉得这方向有点偏,但对陈默的判断有种近乎本能的信任,立刻抓起对讲机吼着下达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