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集结(第2页)
他没有构建复杂的流程图,也没有写下长篇大论。只是在关键词基础上,开始组织最终的报告语言。他的笔迹稳定而清晰。
时间过半,会议室里的气氛更加凝重。有人额头渗汗,有人反复擦改,有人对着照片眉头紧锁。
陈默停下了笔,再次看了一眼照片,确认了几个细节,然后在报告末尾签上了自己的匿名编号——B07。
时间到。所有报告被工作人员收走,全程匿名。
下午,案例报告分析课。上午提交的报告经过专家组初步筛选,挑出了几份具有代表性的进行现场点评。
老者的点评毫不留情。
“这份报告,心理动机分析写了三百字,天花乱坠,但对作案者最基本的体貌特征推断含糊其辞,依据不足。华而不实,零分!”
“这一份,倒是专注痕迹,可惜方向错了。窗框撬痕的受力分析完全反了,推断出的身高体重自然全错。基础不牢,不及格。”
“哦?这份有点意思。注意到了鞋印的拖拽痕迹,推断作案者可能腿部有旧疾或离开时匆忙。方向对了,但没更深挖掘为什么匆忙,与案件核心关联不足,良好。”
接着,投影屏上打出了一份报告的部分内容。报告推断作案者为男性,左利手,身高约172-175cm,体型瘦削,年龄35-45岁,经济状况不佳但并非为财而来(忽略更值钱物品),极可能与受害者有旧怨或想寻找某样特定物品(翻动相册行为异常),建议优先排查受害者社会关系中符合上述特征、且对受害者过往(尤其是相册可能记录的年代)有了解的人员。
“这份报告,”老者的声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简洁,但抓住了核心。痕迹分析到位(左利手、身高体型推断依据充分),行为动机推断合理(非单纯图财、翻相册的特殊性),侦查建议具体且有极强指向性。优秀。”
台下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不少人暗自打量左右,猜测这份报告出自谁手。
陈默看着屏幕上的内容,面色平静无波。那就是他的报告。
第一天的培训在一种无形的压力中结束。学员们陆续离开会议室,不少人三三两两讨论着今天的案例,交换着看法。
“那个B07是谁?有点东西啊。”
“推断左利手那个?确实厉害,我怎么就没注意到撬痕的发力方向…”
“看来这次培训藏龙卧虎啊。”
陈默没有参与讨论,他将笔记本塞进单肩包,独自走向电梯。身后,几个来自不同地区的侧写高手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目光中多了几分审视和探究。
电梯门合上,将身后的议论隔绝。
第一天的交锋,无声无息,却已见锋芒。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未来的每一天,都将是对智力、心力、定力的极致考验。而那个代号B07的档案管理员,已然露出了冰山一角。
喜欢侧写师陈默请大家收藏:()侧写师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