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侧写师在哪里工作比较好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3章 纵火案的较量(第2页)

他立刻招呼林震和王卫国过来。

“这是什么?”王卫国看着那几块变形的硬块,一脸疑惑。

陈默用镊子小心地夹起一块,仔细看了看,又闻了闻,有一股极淡的、混合着焦糊的奇异化学品味。“像是什么东西的外壳……电器?玩具?”他也不敢确定。

林震接过镊子,观察了片刻,眼神锐利起来:“这不是普通塑料。像是……某种军用级别的复合材料,民用品很少见。”他又看向那几片糖纸,“这糖纸……也不是本地常见的牌子。”

线索变得诡异起来。一个纵火现场,出现了疑似军品残骸和外来品牌的糖纸。

王卫国受到启发,更加卖力地在周围翻找。果然,在更靠近墙壁的缝隙里,他又找到了几枚已经烧得扭曲、但依稀能辨认出是某种小模型零件的金属片,以及一小截烧焦的、颜色鲜艳的塑料丝线。

“模型零件?塑料丝线?”王卫国把这些东西放在一起,更加困惑了,“这跟纵火有什么关系?”

陈默看着这些零碎的、看似毫不相干的物品,大脑飞速运转。军用复合材料、外来糖纸、模型零件、彩色塑料丝线……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指向了一个特定的人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老师,”陈默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明悟,“这些东西,像不像是……小孩子的玩意儿?或者说,是大孩子玩的,比较高级的玩意儿?”

林震目光一闪:“说下去。”

“军用复合材料,可能是某种高级航模或者车模的部件。外来糖纸,可能是家里有海外关系带回来的。模型零件,彩色丝线……这不像是一个为了泄愤或者谋财的普通纵火犯会携带的东西。”陈默分析道,“倒像是一个……家境不错,可能对机械、模型感兴趣,甚至有些特殊癖好的年轻人,不小心遗落在这里的。”

“你的意思是,纵火者可能是个半大孩子?”王卫国惊讶道。

“不一定完全是孩子,但心理年龄可能不大,或者有这方面的强烈兴趣。”陈默补充,“而且,他选择这里纵火,目标可能不仅仅是这个仓库或者守夜人。废棉絮极易燃烧,能快速引发大火,吸引注意……他是不是想掩盖什么?或者,这把火本身,对他有某种特殊的意义?”

林震沉思片刻,立刻下达指令:“排查附近所有住户,重点关注家里有类似条件(海外关系、经济较好、有男孩喜欢高级模型)的青少年,特别是近期行为异常,或者对火、对机械表现出超常兴趣的!同时,核实仓库近期是否有异常人员出入,或者是否存放过与这些残骸相关的物品!”

新的侦查方向被打开。

王卫国看着陈默,眼神里不再是单纯的疑惑或嫉妒,多了几分复杂的敬佩。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后只是低声道:“你……你怎么能想到这些的?”

陈默看着王卫国那张被烟灰弄花的脸,想起他老了之后依然固执钻研案卷的样子,心里那点愧疚感又冒了出来。他拍了拍王卫国的肩膀,语气带着一丝自己都没察觉的温和与鼓励:

“多看看,多联想,别怕想错。有时候,案子就像拼图,得先把所有奇怪的碎片找出来,才能知道它们到底要拼成什么。”

王卫国愣了一下,看着陈默,似乎没想到他会用这种语气跟自己说话,随即用力点了点头:“嗯!我明白了!”

调查持续了几天。最终,目标锁定在附近一个高知家庭的孩子身上。那孩子十六岁,极其痴迷航模,父亲是工程师,有海外同学常寄东西回来。孩子性格孤僻,近期因学业压力与家人爆发激烈冲突。他在仓库里偷偷组装一个父亲禁止他玩的、使用了特殊材料的航模发动机(残骸吻合),因操作不当引发火灾,惊慌失措中用准备好的汽油助燃想毁灭证据,却酿成大祸。

案子破了。

回程的吉普车上,王卫国还在兴奋地复盘着案件细节,不时向陈默投去钦佩的目光。陈默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充满年代感的街景。

喜欢侧写师陈默请大家收藏:()侧写师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