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侧写师作者邓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5章 多人失踪案(第1页)

第十二天。培训已近尾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临近终点的疲惫与亢奋交织的复杂情绪。学员们眼窝深陷,但眼神却磨砺得愈发锐利,像淬过火的刀锋。彼此间的交流往往一个眼神、几个简短的词汇便能心领神会,高效的协作模式已在高压下初步形成。

王卫国专家今日的神情格外冷峻。他没有寒暄,直接开启了投影。

屏幕亮起,呈现的不是单一案件,而是一张本市地图,上面标记着六个鲜红的点,分散在不同行政区。每个点旁边都标注着一个名字和日期。

“案例十二。”王卫国的声音低沉,“这不是模拟。这是过去十八个月内,发生在本市的六起的人口失踪案。受害者均为独居的年轻男性,社会关系相对简单,失踪时间均在夜晚至凌晨时段。初步调查未发现明显关联,均作为独立个案处理。目前本案还在侦办中。”

地图上的红点刺目地闪烁着:

张涛(24岁,程序员)-城东-18个月前

李伟(26岁,自由职业者)-城南-15个月前

王珂(25岁,健身房教练)-城西-12个月前

赵强(27岁,网店店主)-城北-9个月前

孙磊(23岁,酒吧服务生)-市中心-6个月前

钱超(26岁,美术设计师)-开发区-3个月前

任务:重新审视六起案件卷宗(已分发),判断是否存在连环作案可能性;如存在,侧写作案者特征、动机、选择目标模式及可能的藏匿处理受害者方式;提出并案侦查建议及下一步突破口。时间:三小时。允许充分讨论。

连环杀手?会议室内的空气瞬间冻结!这是所有侧写师面对的最严峻、最复杂的挑战之一。

海量的卷宗被迅速分发下来。每一份都代表着一条消失的生命和一个绝望的家庭。

学员们立刻行动起来,如同精密仪器上的齿轮开始高速运转。

何锋带领一组人重点分析时间线和地理分布,试图找出作案间隔规律和核心活动区域。林薇带领另一组人梳理所有受害者的背景、生活习惯、社交网络,寻找交叉点或共同特征。

陈默没有立刻加入任何一组。他快速翻阅着六份卷宗,目光扫过失踪者的照片、最后出现的地点、亲友的询问笔录、有限的现场勘查记录(多数失踪地点并非第一现场,勘查价值有限)。

他的速度极快,几乎是一目十行,但关键细节却被他精准捕捉:

张涛,最后信号消失在城东某网吧附近小巷。

李伟,公寓门锁无异常,个人电脑浏览记录停留在某个小众游戏论坛。

王珂,下班后离开健身房,监控显示其走向附近公交站后失去踪迹。

赵强,最后一次出门取快递未归,快递包裹丢在门口。

孙磊,酒吧工作结束后与同事分开,手机最后定位在酒吧后街。

钱超,工作室监控显示其凌晨独自离开,再无记录。

看似毫无规律。地点分散,职业各异,失踪方式也不同。

陈默闭上眼,手指按在眉心。他将六起案件的信息在脑中同时铺开,像展开一张巨大的星图,寻找着那些微弱却可能存在的引力线。

独居年轻男性…夜晚至凌晨…失踪地点均非绝对封闭场所(小巷、公交站、门口、街道)…社会关系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