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消失20年,一支粉笔惊艳全场!(第1页)
伏羲地下基地,龙国最深的秘密所在。
数百米厚的岩层与合金之下,隔绝了阳光与喧嚣,只承载着一个民族最深沉的渴望。
此刻。
总负责人秦卫兵,正站在这座钢铁巨兽的心脏。
冰冷的合金墙壁上,幽蓝色辉光在能量回路中明灭,空气里弥漫着高能设备运转时特有的臭氧气息。
顶尖的工程师和物理学家们行色匆匆,白色研究服的幽光下,是这个国家最聪明的一群大脑。他们胸前都烙印着相同的项目徽章,一团被龙形闪电环绕的炽热火焰。
项目代号:轩辕。
取自华夏人文始祖之名,意为开创纪元,点燃文明之火。这是一个赌上国运的计划,一个试图将神话变为现实的伟大工程。
然而。
做出这个决定的代价,只有秦卫兵自己知道。
当他站在最高级别的项目会议上,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宣布,由那位消失了整整二十年的人担任项目首席科学家时,他的脑海中,一道冰冷的系统提示音刚刚消失:
【警告:您已下达火种级国运决策:任命马英昆。】
【本次决策将锁定您全部的基建点,并预支未来一年的所有收益作为抵押。】
【若决策被证伪,项目将遭受重创,您的账户将被永久冻结,所有被锁定的点数与未来收益将被清零。若决策成功,将根据项目贡献度获得巨额回报。】
足以容纳三百人的大型会议室里,落针可闻。
时间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一位头发花白、在凝聚态物理领域享有国际盛誉的王崇德院士,下意识地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刀。他低声对邻座的人说道:“老李,这太儿戏了。二十年的理论代差,不是靠当年的名望就能弥补的。秦总这次的决定,太感性了。”
邻座那位以严谨着称的长江学者李振华教授,则干脆合上了摆在面前、关于马英昆的背景资料夹。
只听“啪嗒”一声轻响,在这死寂的会场里显得格外刺耳。他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冷淡地回应:
“我花了半小时读这份资料,感觉像在考古。恕我直言,我们是在攻克人类未来的能源问题,不是在搞情怀和追忆。”
无声的抗议,比任何激烈的言辞都更具分量。那是一种精英阶层对“外行领导内行”的本能抵触,是对一个传奇褪色后的深切怀疑。他们尊敬过去的马英昆,但无法信任眼前的这个古人。
质疑,终于在第一次技术攻坚会上,以无可阻挡之势爆发了。
“马首席,”一位负责模拟计算团队的资历深厚的老研究员站起身,他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客观而恭敬,但字里行间的焦虑却无法掩饰,“我们团队被一个关于等离子体边界湍流抑制的难题卡了整整三个月。”
“我们尝试了所有已知的理论模型,进行了超过三万七千次超算模拟,所有结果都指向同一个死胡同,能量泄露无法被有效控制在阈值以下。这是我们目前最大的瓶颈。”
他阐述完毕,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马英昆身上。
不等马英昆开口,之前那位李振华教授便身体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目光咄咄逼人:
“马首席,感谢张工的报告。我想,现在大家需要的不是方向性的指导,而是具体的理论方向,甚至是可供我们验证的计算模型。我们的时间非常宝贵。”
考验的时刻,到了。
秦卫兵的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过马英昆。
看着那个剃净胡须、换上研究服的身影,秦卫兵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他赌上了自己的前途和系统的未来,成败,就在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