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开局发明反重力的小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8章 全员崩溃,他狂喜:失败数据才是神级外挂!(第3页)

所有人都带着屈辱与不解,以及一丝隐秘的期待,开始了疯狂的加班。

三天后。

项目组按照许崇山颠覆性的涌现思路,完成了第一版核心算法的编程。

按照常规流程,下一步应该是小规模原型机测试。

许崇山力排众议,坚持涌现现象的观察阈值极高,小规模测试毫无意义。

他要求跳过物理测试,直接调用伏羲基地的全部算力,进行一万台规模的超级计算机仿真。

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但最终在秦卫兵的无条件配合指令下被强行压下。

模拟的结果,在二十四小时后出炉。

实验室陷入寂静,随后爆发出阵阵惊呼。

成功了!

模拟数据显示,在一万个工蚁单元组成的虚拟集群中,任务效率比原方案提升了三百倍,而单元间的通讯冗余降低了两个数量级。

这个集群就像一个活的生命体,面对虚拟试验场中的各种突发状况,展现出了近乎智能的、无需中央协调的自适应能力。

之前质疑声最大的张敬业院士,盯着光幕上极其简洁优雅的数据流,嘴唇翕动了半天,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在这近乎神迹的模拟结果面前,所有质疑都烟消云散。

然而。

在讨论物理验证方案时,张敬业尽管被结果震撼,但出于科学家的严谨,他还是站出来,建议先制造一百台原型机进行小规模的物理环境测试。

“许教授,模拟……模拟是完美的。但物理世界毕竟不同,我建议,我们先造一百台,在试验场里跑一跑,收集真实的反馈数据。”

他的语气已经没有了之前的对抗,只剩下科学工作者最后的审慎。

出乎所有人意料,许崇山这次没有反驳。

他只是深深地看了张敬业一眼,然后点了点头,一言不发地回到了自己的角落。

这个小规模测试的提议,在秦卫兵的支持下迅速通过。**生产线的轰鸣声立刻响彻了整个基地,所有人都被那近乎神迹的模拟结果所驱动,仅用了七十二个小时,**整合了新算法的一百台崭新工蚁原型机,便被送进了地底试验场。

测试结果让整个基地陷入了狂欢。

一百台工蚁原型机在试验场中运行得完美无瑕,效率惊人。

它们面对复杂的挖掘和搬运任务,展现出的那种自组织且自修复的协同能力,宛如一支训练有素的蚁群,优雅而高效。

“成功了!我们真的成功了!”年轻的工程师们激动地拥抱在一起。

张敬业院士亲自检查了所有数据,他走到许崇山面前,带着学者的真诚与激动,深深地鞠了一躬,声音激动得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