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有反重力技术的黑科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章 牛顿棺材板盖不住了!200米大坝1小时拔地起!(第1页)

就在全球亿万观众的注视下,那两台代号“织女”的巨兽,动了。

没有引擎的轰鸣,没有齿轮的摩擦,只有一阵仿佛来自地心深处的低沉嗡鸣,通过地面,传导至每个人的脚底,直击灵魂。

它们体表遍布的蓝色光晕陡然变得明亮,数十条节肢缓缓展开,像最精准的手术刀,无声无息地扎入河床两侧坚硬的岩壁之中,将庞大的身躯牢牢固定。

“启动了!它们启动了!”直播间里有人惊呼。

摄像师因为紧张,手一抖,一个镜头盖从胸前口袋滑落,骨碌碌滚下斜坡,恰好掉进了其中一台织女机下方的阴影里。

“我的盖子!”他下意识地喊了一声。

然而,下一秒,令所有人头皮发麻的一幕发生了。

其中一台织女机腹下,伸出了上百根细如发丝的金属探针,如同蒲公英的种子般,瞬间刺入脚下的土石废料之中。

那个不幸滚落的镜头盖,恰好就在这片区域的边缘。

没有震动,没有烟尘,甚至没有一丝声音。

无论是镜头盖,还是那些被探针接触到的泥土、石块、混凝土碎渣,都仿佛被无形的大手按下了“删除键”,瞬间分解消失,化作一团扭曲空气的无形物质。

这团物质被一股看不见的力量牵引,源源不断地被吸入织女机的核心反应炉。

“天呐,这是分解吗?物质分解?”一名在线观看直播的物理学家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写道,“它把土石方和高分子聚合物直接分解成了基础粒子?!这违背了质能守恒!不!它没有违背,它把质量转化为了能量和可重组的基础物质!”

指挥部里,一众水利专家和高级工程师屏息凝神,而总指挥秦卫兵平静地看着屏幕上的数据流。

“基础物质回收率99.8%,粒子筛选程序启动,开始提纯硅、碳、铁、铝等主要元素。”系统冰冷的提示音在驾驶舱内响起。

“开始编织。”秦卫兵下达了第二道指令。

古河道底部,那台织女机的另一端,八条粗壮的机械臂优雅地抬起,臂端并非钻头或铲斗,而是一个个如同纺锤的喷口。

伴随着一阵轻微的“滋滋”声,一种介于液态与固态之间的物质,从喷口中被挤出。那是一种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灰色物质,接触空气的瞬间便迅速凝固,其过程却并非简单的堆砌或冷却。

在无数人呆滞的目光中,那八条机械臂如同神话中最灵巧的织女,以眼花缭乱的姿态,开始了它们的表演。

它们在“编织”!编织一座堤坝!

那些灰色的物质,就像是无穷无尽的丝线,在空中交错、缠绕、融合。没有模板,没有支架,每一束“丝线”都精准地出现在它应该在的位置,与其他的“丝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仿佛它们天生就是一体。

一座宽五米、高十米的堤坝墙体,就这样从河床上“生长”了出来!

它并非拼接或浇筑,而是一体成型。

整个堤坝表面光滑如镜,能清晰地倒映出探照灯的光芒,其完美的弧度与无缝的结构,仿佛是神明用一整块神石亲手雕刻而成,充满了超越时代的力量感与艺术感。

方笔张着嘴,大脑一片空白。3D打印?浇筑?所有已知的技术都无法解释眼前这近乎魔法的一幕。他的职业本能让他举起相机疯狂按着快门,但他心里清楚,他拍下的任何一张照片,都无法诠释他眼中所见万分之一的震撼。

“老天爷……我看到了什么?上帝的织布机吗?”

“这是在盖房子?这是在打印奇迹啊!”

“我宣布,牛顿的棺材板我按不住了!是我的想象力限制了科学的发展!”

“别吵了,安静地看神仙施法!”

直播间的弹幕,从最初的争论和质疑,变成了一面倒的顶礼膜拜。之前那些叫嚣着违背科学的专家学者,此刻集体失声,每一个字都像是对他们学术生涯的无情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