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民国觉醒年代的小说有哪些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章 创立灸阵,防疫体系(第2页)

很快,一支由十余人组成的、最初的“太乙防疫灸阵”小队成型了。他们分工合作:有人负责砍伐竹子,制作灸器;有人负责搓制艾条(在林怀远指导下,将所剩陈艾与新艾、甚至一些具有芳香辟秽作用的普通草药混合,最大化利用资源);有人负责组织居民,分批分区域接受灸疗;杰克凭借其体格负责维持秩序和搬运重物;小满则凭借其细心,负责巡查指导,纠正不当的操作。

林怀远本人,则坐镇中央,统筹全局,并随时处理那些突然加重的危重病例。

一幅奇异的景象在棚户区展开:

空地上,数百人井然有序地排成数列。青壮年帮着老弱,子女扶着父母,邻里互相协助。人们或坐或卧,露出小腿部的足三里穴,或腹部的关元、中脘穴。那些手持竹筒灸器的“队员”们,神情专注,小心翼翼地将散发着温热与艾香的灸器对准穴位。

空气中不再仅仅是污秽与药汤的味道,更弥漫开一股浓郁而沉静的艾草烟气,这烟气仿佛带着净化的力量,驱散着疫病的秽浊。

艾火的光芒,在一个个竹筒中闪烁,如同黑夜中的点点繁星,连成一片,蔚为壮观。这,便是“太乙防疫灸阵”!它以艾火为媒介,将个体的治疗转化为群体的防疫,将林怀远一人的医术,化作了众人互助共济的力量。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许多原本食欲不振、手脚冰凉的居民,在连续接受了几次灸疗后,胃口渐渐打开,身上也开始暖和起来,苍白的脸上有了血色,萎靡的精神为之一振。腹泻、呕吐的复发率显着降低。整个棚户区的生机,正在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

与此同时,被皮埃尔团队“科学管理”的其他封锁区域,却不断有坏消息传来。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和群体性的防疫手段,加上恐慌情绪蔓延,死亡率居高不下。抬出来的尸体,每日都在增加。

消息是封锁不住的。棚户区内外的对比,以及“艾火神医”率领民众以“土法”控制疫情的消息,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如同长了翅膀一般,飞出了封锁线,在南京城里流传开来。

《申报》、《中央日报》等报纸的记者,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开始聚集在封锁线外。他们无法进入,却能通过高地和望远镜,窥见棚户区内那“不科学”的景象——成百上千的人在进行着某种“熏烤”仪式,而那里的死亡人数,据内部流传出的消息,竟远远低于西医管理的区域!

数据不会说谎。当有记者设法弄到了粗略的统计:林怀远所在的棚户区核心区域,在疫情爆发高峰后的七日内,新增病例锐减,死亡率已降至不足百分之五;而同期由皮埃尔团队主导的区域,死亡率依旧徘徊在百分之二十以上!

这一对比,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了那些曾经斥责林怀远“危言耸听”、“阻碍发展”的卫生署官员和西医权威的脸上。

这一日,几辆黑色的轿车停在了棚户区封锁线外。车上下来几位穿着体面、面色凝重的中年人,正是南京国民政府卫生署的官员。为首者,是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略显富态的王姓副署长。皮埃尔也跟在其中,脸色铁青。

他们站在警戒线后,隔着一段距离,望着棚户区内那井然有序的“灸阵”。看到数百人安静地接受着艾灸,看到空气中袅袅升起的艾烟,看到那些居民脸上不再是绝望麻木,而是带着希望与平静……

一位官员举着望远镜,看着看着,手都有些颤抖,他放下望远镜,难以置信地喃喃道:“这……这成何体统?用烟熏火燎来治病?简直……简直荒唐!”

王副署长没有说话,他只是死死地盯着那片区域,盯着那些在艾火映照下仿佛焕发着生机的面孔。他手中捏着一份刚刚收到的、对比鲜明的数据报告,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他想起之前对林怀远的警告和斥责,脸上不由得一阵火辣。

皮埃尔忍不住上前一步,用带着浓重口音的中文急声道:“王署长,您看到了!这是愚昧!是迷信!是对现代医学的侮辱!他们这是在拿人命开玩笑!必须立刻制止这种野蛮的行为!”

王副署长缓缓转过头,看了皮埃尔一眼,眼神复杂。他没有理会皮埃尔的叫嚣,而是对身边的随从低声吩咐道:“去,想办法……接触一下里面的人,问问情况。要……客气一点。”

这一刻,官方那看似坚不可摧的、对西医的绝对信任和对中医的鄙夷与打压,终于在这铁一般的事实和林怀远所创造的“不科学的奇迹”面前,产生了一道细微的、却至关重要的裂痕。

隔离带内外,仿佛是两个世界。一边是依旧固守“科学”壁垒的傲慢与动摇,另一边,则是由艾火点燃的、生生不息的希望与传承。

林怀远站在棚户区内,远远望见了那些官员的身影。他神色平静,并无得意,只是继续指导着一位老者如何自行按压足三里穴以巩固灸疗效果。

他知道,这场战役还远未结束。官方的态度松动只是开始,药材的危机依然存在,而如何将这套源于古老智慧的“太乙防疫灸阵”推广开来,让更多身处乱世、缺医少药的同胞受益,才是他接下来需要思考的、更为宏大的命题。

艾火已呈燎原之势,但这星星之火,能否真正照亮这沉疴遍地的民国苍生?前路,依旧漫长。

喜欢重生觉醒神医之我在民国救华夏请大家收藏:()重生觉醒神医之我在民国救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