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支出太多,利润太少,定价太低(第2页)
后续母公司星群风投又注入了五个亿的流动资金,这些资金维持公司基本的运转。
经过了这三个月的电池销售,公司目前账上的流动资金达到了137个亿!
也就是说这三个月的时间之内,公司盈利的数额是87个亿。
在周坤的示意之下,娄江平此时也将相对的公司的数据调了出来。
有了秘书之后,数据核算和统计这样繁琐的事情就不需要周坤去费心了。
大屏幕所显示的数据是公司去年十一月份到今年十一月份的电池营收数据。
数据统计的周期是一年!
在这一年之内公司总共成交的订单的量为二十八单!
订单的交货的总量为9500万块电池!
订单的成交的总金额达到了537亿。
除此之外,这一次大屏幕上面显示的数据还有公司其他的支出。
材料,水电等成本费用为394亿。
设备和生产线的维护费用以及支出税收为46亿。
工资以及实验室投入的费用达到46个亿。
按道理来说公司的利润应该有66亿元。
但是在这些之处后面还有一项让周坤都特别重视的支出。
技术专利的支出高达58亿!
在这些技术专利支出之中,贝尔实验室所需要支付的专利费用高达将近44亿,直接占据了这个分类支持一大半。
除此之外其他的类似电池的技术专利多达67条。
这些成本也导致这一年时间,公司净利润也就三千万而已。
“难怪王明老哥跑的这么快!”
周坤在前几天看到统计的数据之后也不免感慨。
星能科技公司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但是带来的收益实在是太低了。
一家电池公司的整体的产品的硬件的利润率还不到10!
按照周坤对于这个行业的了解,一家公司想要基础的发展,其整体的硬件的利润率至少要在50。
如果是想要在行业之中大展拳脚,并且想要在某方面做出行业的龙头,那么硬件利润率至少要在100。
同时公司所交的专利费也让周坤头疼。
有些需要交的专利费是无法绕过的,就比如说占据专利费金额最高的贝尔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