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没有限制,就是最大的限制(第3页)
想着30分钟直接充满电,那绝对能震撼整个市场。
采用星能科技充电协议30分钟充满电,另外一个则是需要两个多小时充满电。
不考虑品牌因素的影响,消费者用脚都能够做出选择。
当然品牌因素也有,但是现在的国内的手机品牌,这种还没有厂商能够做到和果子同一水平地步。
只有将品牌做到果子这样的水准,用户在某些方面会做到自我适应。
各大厂商现在面临的问题只有一个,星能科技充电协议到底是用还是不用。
年轻的厂商呦!
你是继续用充电充的死慢的老式接口。
还是用最高才18w的qc充电协议。
还是那又快又稳的星能科技充电协议呢。
各大厂商高管们知道自己没有选择,当星耀手机确定将会使用这样的协议的时候就已经开启了潘多拉的魔盒。
特别是这一次的协议还是公开的!
星能科技并没有任何阻碍国产手机厂商使用协议的动作,反而是很乐意让各大厂商用这样的协议。
没有限制就是最大的限制!
各大公司高层清楚星能科技,这是借助着市场竞争的规则裹挟着所有的国产手机品牌去使用新的协议。
你的品牌不去使用这样的协议,这人会有别的品牌去使用。
到时候在产品竞争的时候,你就低人一等。
在这2014年到2016年,国产手机最为竞争激烈的这个阶段,谁低人一等,谁就有可能率先出局。
技术峰会结束了!
但是各大厂商负责人却没有离去。
许多的电子技术公司,特别是那些规模并不算行业龙头的电子科技厂。
在第一时间就开始和星能科技进行商讨,协议合作。
显然这些公司清楚星能科技带来了新的风口,公司后续的发展完全可以借助这风口崛起。
同时各大手机厂商的负责人也有合作的意愿,但是星能科技表示后续的合作将在六月份之后开始。
这次的星能科技给星耀公司特意留下了四个月的技术独占期。
星耀公司如果能够把握好这次机会,很有可能在国产市场竞争的泥潭之中第一个杀出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