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两封密折(第1页)
林府前厅的烛火彻夜未熄,议事的凝重氛围尚未散去,蒹葭忽然起身,眉头紧锁道:“王爷,父亲,有件事我一直觉得蹊跷。”
众人目光齐聚在她身上,蒹葭沉声道:“昨日我们上山时,沿途竟没遇见一个叛军守卫。如此隐秘的私兵窝点,怎会连巡逻岗哨都没有?”
蒹葭又道:“再者,父亲带着守备军一到,那些叛军便跑得无影无踪,仿佛早就知晓会有人来剿匪,提前备好了退路。”
这话如同一道惊雷,让在场众人皆是一愣。
拨开迷雾见晴天,颇有旁观者清之感…….
柳湘莲随即附和:“蒹葭姑娘说得对!当时厮杀虽烈,但叛军撤退时井然有序,绝非仓皇逃窜。”
“而且他们明明囤积了‘足够千人食用数月’的粮草,却连一丝抵抗都未做,反倒弃了巢穴就跑,实在不合常理。”
水溶:!!!你咋欠欠的!一定给你送军营去!
柳湘莲突然觉得后颈发凉,汗毛竖起,有杀气!他猛地回头……没人?
水溶指尖摩挲着手边的玄铁腰牌,脸色愈发凝重:“你二人所言极是。此事处处透着诡异,倒像是一场刻意安排好的戏。”
水溶:我凝重是叛军的事吗?我凝重的是本来就遥遥无期,这又弄个默契!!
林如海沉吟道:“若真是刻意安排,那甄应嘉的嫌疑最大。他全程参与,又在看到腰牌时欲言又止,说不定这一切都是他布下的局。”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林府管家匆匆进来禀报:“大人,扬州守备李大人求见,说有要事相商,神色十分急切。”
“请他进来。”林如海话音刚落,李守备便大步流星地走进前厅,脸上满是焦灼:“北静王殿下,林大人出大事了!”
他不等众人让座,便急声道:“昨日清理山谷粮仓时,我让人仔细清点,发现那些粮仓看着满满当当,实则里面只铺了一层薄粮,底下全是沙土石块,根本不够千人食用几日!”
“倒是那些叛军扔下的兵器,我让人仔细查验,上面竟都刻着太子府的徽记,错不了!”
众人闻言,心头又是一震,若是甄应嘉所为,那心思何其歹毒,这要一举是置太子于死地啊!
李守备继续道:“更糟的是,今日一早,扬州城就传遍了流言,说太子在江南豢养私兵,意图谋反!如今街头巷尾议论纷纷,人心惶惶。”
“我此次带兵剿匪,动用了扬州府半数兵力,此事根本瞒不住,按规矩必须上报朝廷。可此事牵连甚广,一旦上报,朝堂必定掀起轩然大波!”
林如海眉头紧锁:“流言传得如此之快,定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看来对方就是想让此事闹大,逼着我们上报朝廷。”
水溶沉声道:“李守备,按规矩上报是应当,但奏折中需隐去太子府徽记与流言之事,只说查获逆匪窝点,缴获兵器若干,粮草甚少,其余细节待查明后再奏。”
“殿下英明。”李守备松了口气,“我也是这般想,只是怕朝廷追责。有殿下这句话,我便放心了。”
送走李守备后,前厅内的气氛愈发沉重。
柳湘莲道:“粮草是假,兵器带太子府徽记,流言又传得飞快,这分明是有人故意栽赃太子!”
“可栽赃之人是谁?”蒹葭问道,“甄应嘉的嫌疑最大,但折损手下来栽赃,不怕失了人心吗?
“还有忠勇亲王,江南富庶,历来是各方势力觊觎之地,他与太子素来不和,会不会是他暗中布局,借甄应嘉之手栽赃太子?”
林如海点头:“忠勇亲王与太子争夺储位多年,江南这块肥肉,两人自然都想拿下。前番我回京城,已奏报太子与盐商勾结,此次再爆出私兵之事,太子必定元气大伤。”
“只是甄应嘉的立场太过模糊,他究竟是太子的人,还是忠勇亲王的人?亦或是两头押宝,此次故意丢车保帅,牺牲太子的羽翼来保全自己和忠勇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