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北静王入宫搬救兵(第1页)
北静王府的书房里,沉香袅袅绕着梁间的墨竹挂轴,案上摊着半卷《兰亭集序》,砚台里的墨汁还泛着温润的光。
北静王斜倚在铺着白狐裘的软榻上,手里把玩着枚羊脂玉扳指,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云纹,神色闲散,却在听到密探的汇报时,眼底瞬间闪过丝兴味。
“你是说,林姑娘又在荣庆堂闹了?”北静王抬眼,声音带着几分笑意,扳指在指尖转了个圈,“不仅动了手,还把史家和薛家的姑娘都灌了酒?”
密探躬身回话:“是。史姑娘先拿黛玉姑娘比戏子,薛姑娘在旁挑事,林姑娘便动了怒,当场薅着史姑娘的衣领甩飞,还拿短刃抵了她的脖子,后来又灌了两人雄黄酒。荣庆堂里的人都吓傻了,连贾母都没敢拦。”
“好!好一个烈性姑娘!”北静王抚掌大笑,笑声清亮,震得案上的茶盏轻轻晃了晃。
“贾母那老虔婆,一辈子算计来算计去,想把人拿捏在手里,没成想请来了这么一尊大佛。如今请神容易送神难,看她骑虎难下的模样,倒真是有趣。”
他想起上次在街偶遇时,林蒹葭护着黛玉的模样,眼底的笑意更浓——这姑娘看着冷硬,护起人来却半点不含糊,比京里那些扭扭捏捏、只会装腔作势的大家闺秀,有意思多了。
可没等笑意散去,密探又补了句:“后来贾母和王夫人还琢磨着,借史家‘一门双侯’的势头施压,想把林姑娘和黛玉姑娘送回扬州,甚至牵连林大人。”
北静王脸上的笑意瞬间收了,眉头轻轻蹙起,手指捏着扳指的力道重了几分,眼底掠过丝冷意:“她们倒敢想。林大人是朝廷命官,管着盐政,她们竟想借着世家势力牵连朝臣?真是昏了头。”
他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庭院里开得正盛的海棠花,沉默片刻,转身对密探道:“备车,我要入宫见母后。”
密探应声退下,没敢多问——府里人只知王爷深得太后和当今圣宠,却少有人知晓,北静王并非老北静王亲生,而是当今太后最小的儿子。
当年太后诞下他时,宫里的大师批命,说他命格相冲,若留在宫中,恐祸及皇室,先皇无奈,才将他过继给了无后的老北静王。
年深日久,京中知道这事的人早已寥寥无几。
唯有太后、当今圣上,还有北静王自己,始终记着这份血脉亲情。
因北静王自小离宫,永远没了继承大统的资格,当今圣上反倒对他格外疼宠,兼他与北静王年龄相差也大,他也是拿水溶当儿子养。
老太后更是满心歉疚,事事都顺着他,恨不得把天下最好的东西都给他。
也正因如此,北静王虽只是个闲散王爷,却在朝中极有分量,连那些手握重权的国公、侯爷,都要让他三分。
唯有忠顺亲王那个混不吝,仗着自己是圣上的叔辈,敢跟他偶尔争锋。
半个时辰后,北静王的马车停在宫门外。他换了身月白锦袍,腰系玉带,步态从容地走进慈宁宫。
太后正坐在榻上剥莲子,见他进来,立刻放下手里的玉碗,脸上堆起慈和的笑:“你怎么来了?今天不用去城外庄子看你的那些花了?”
“想母后了,就来看看。”北静王走到榻边坐下,亲自给太后倒了杯茶,语气带着几分撒娇——在旁人面前,他是温润如玉的王爷,唯有在太后跟前,才敢露出几分孩子气。
太后接过茶,笑瞪了他一眼:“少跟我来这套。你要是没事,才不会特意跑进宫来。说吧,又有什么事要母后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