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1页)
林知韫从办公桌下拿出一个牛皮纸袋,袋口细心地折了三道边,用银杏叶形状的贴纸封着。
“你回家再看。”她压低声音,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弧度,“不要告诉别人。”
暮色中的校园安静得出奇,只有蝉鸣在梧桐树梢此起彼伏。
陶念把牛皮纸袋紧紧抱在胸前,指尖能清晰地感受到里面物品的轮廓。坚硬的棱角像是书本,又似乎有什么柔软的东西随着步伐轻轻晃动。
回到家,陶念连鞋都来不及换好,就迫不及待地坐在玄关的地板上拆开了礼物。
陶念的指尖轻轻拨开牛皮纸袋的边缘,一抹熟悉的靛蓝色封面率先跃入眼帘。
是那本地下诗刊《黑洞》的手抄本。
她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捧出来。笔记本的扉页上,林知韫用钢笔写着「给十六岁的陶念」,字迹工整比以往的板书更工整一些。
翻开内页,地下诗刊里那些锐利的诗句被一笔一划复刻在米色纸张上。墨色有深有浅,有些是深夜写就的,有些是清晨完成的。
「《致被删除的夜晚》
我们是被退回的信件
邮戳盖着不存在的地址」
诗句下方,林知韫用铅笔添了极小的一行批注:「但总有人会收藏这些错版邮票。」
陶念的视线突然模糊了。
她记得这本诗集,是她第一次当督导员时,管林知韫要来的。
这本书只能在图书馆借阅,还要教务处批准。还书的时候,她很是依依不舍。
而现在,这些诗句被林知韫的手重新赋予生命。
纸袋里还静静地躺着一本2004年版的《孽子》。虽然并不是被刘宏伟摔坏的那本1997年版,但泛黄的书页和熟悉的油墨香让她眼眶发热。
这本绝版多年的书,林知韫竟然又为她找到了。
书页间还夹着一张便签:「有些故事值得被重新找到。」
旁边是一本崭新的《树犹如此》,精装封面在灯光下泛着细腻的光泽。
陶念小心翼翼地翻开扉页,发现林知韫用钢笔题了一句:「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但幸好,我们都还在生长。」
再往下翻,里面有个毛茸茸的柿子挂件,橙红色的绒毛在掌心柔软得像一团小火苗。
她刚想把它挂在书包上,又突然舍不得了,转而轻轻放进了校服口袋里,这样就能随时摸到了。
袋底还藏着一大包桃子味的棒棒糖。
陶念忍不住笑了,拿起手机给林知韫发消息:【我不爱吃棒棒糖。】
消息刚发出去,对话框上方就显示「对方正在输入」。几秒钟后,林知韫回复:
【但是,我给刘桐棒棒糖的时候,我记得某个小朋友闹别扭,还故意不写赏析大题……】
陶念的脸瞬间烧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