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2页)
“咬死了要市里领导的尚方宝剑。”
电话那头,沈学明的声音很平静。
“意料之中。”
“这条路不好走。”
挂了电话,张民山叹了口气。
这帮坐办公室的,一个个都精得鬼一样,想让他们担风险,比登天还难。
他这边外部敲打的路子暂时走不通,沈学明那边的压力却陡然增大了。
市二院,报告厅里座无虚席。
“……我们不能因为担心医保费用就束缚住创新的手脚!”
“新的技术,新的耗材,代表着医学的进步,最终受益的是广大患者!”
台上,一个从省城请来的心血管专家慷慨陈词,激情四溢。
台下,配上专家们义正辞严的视频切片,在医生们的朋友圈里疯狂转发。
文章里,将当前卫健委和医保局加强监管的政策,描绘成阻碍技术进步、不顾患者死活的一刀切懒政。
而像刘斌这样积极引进新技术的创新派专家,则成了被保守势力打压的悲情英雄。
一时间,舆论被彻底搅浑。
原本一场针对腐败的调查,硬生生被扭曲成了保守监管与技术创新的路线之争。
刘斌这手,太高明了。
他把自己从一个可能被调查的嫌疑人,塑造成了一个为民请命、为医学进步而战的斗士,直接占据了道德和学术的双重制高点。
更要命的是,这股风很快就从医疗圈吹到了市里。
一次全市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分管文教卫的发改委副主任程飞文,在谈到优化营商环境时,意有所指地开了腔。
“……我们有些部门有些同志,思想还比较僵化。
“对于一些新生事物,不是想着怎么去扶持、去引导,而是一味地管、卡、压。”
“就拿医疗领域来说,我们既要鼓励技术创新也要相信专家的专业判断,要为真正有能力的医院和专家松绑,让他们放开手脚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嘛!”
消息传到沈学明耳朵里时,他正在食堂吃饭。
李成风端着餐盘凑过来,一脸幸灾乐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