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锦衣之下男主原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章 影阁新制·烽燧初传(第2页)

弘治十一年(1498年)·夏(六月初六)·东宫

东宫之中,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朱厚照身着华丽的锦袍,正盯着桌上的蟋蟀罐,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沉思。罐底暗格的莲花纹纽扣静静躺着,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他想起陆砚昭说的“玩物藏刀”,心中突然一动。他猛地将蟋蟀罐砸向石柱,只听得“砰”的一声,纽扣弹出,半张密信随之飘落。朱厚照连忙捡起密信,定睛一看,却是王顺私通西域商队的证据。

就在这时,陆崇渊带着校尉入内,呈上沾墨迹的账本。“殿下,王顺用蟋蟀罐传递火器图纸。”陆崇渊恭敬地说道。

“王顺?”朱厚照看着账本上的莲花火漆印,眼中闪过一丝愤怒,他拔刀指向空无一人的角落,大声喝道,“把他关入天牢!没有陆卿家手令,谁也不许靠近!”

弘治十一年(1498年)·夏(六月初七)·影阁密道

影阁密道里,陆砚昭手持方孝孺玉佩,神情庄重。他缓缓将玉佩嵌入鹰纹令牌,只听得一阵轻微的机关转动声,弹出的青铜板上刻着影阁百年布防图。那密密麻麻的线条和标记,仿佛是一部厚重的历史书,记载着影阁的兴衰荣辱。

春桃举灯惊呼:“公子!黑风口峡谷有密道直通鞑靼弹药库!”她的声音中充满了惊喜和兴奋。她递过沈知微血书,旁画鹰纹匕首:“沈百户说,叛徒持有初代楼主信物,匕首鞘可开密道。”

“匕首鞘?”陆砚昭想起破庙浮尸烫伤,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仿佛想到了什么。他抓起改良一窝蜂图纸,大声说道:“告诉火堂加装爆破装置,百发备妥!再传讯沈百户,用玉佩卡住匕首鞘,申时总攻!”

弘治十一年(1498年)·夏(六月初七)·应州边境·黑风口

应州边境的黑风口,狂风呼啸,黄沙漫天。沈知微身着戎装,英姿飒爽。她将玉佩嵌入祭司匕首鞘,只听得“咔嗒”一声,弹出铜钥匙。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滚到火箭架下,将钥匙插入密道门锁。

就在这时,天边飞来改良一窝蜂——尾焰拖曳螺旋纹,箭身影阁鹰纹在阳光下发亮。那一枚枚火箭如同一道道流星,带着无尽的威力向鞑靼阵地射去。沈知微点燃密道火药,只听得“轰”的一声巨响,爆炸火光冲天而起,照亮了整个峡谷。

在硝烟中,陆砚昭策马而来,他身着一袭黑色劲装,绣春刀挑着红色令旗,旗上“火”字被硝烟染红。他的眼神坚定而锐利,仿佛能穿透一切敌人的防线。沈知微望着陆砚昭,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和喜悦。

弘治十一年(1498年)·夏(六月初八)·京城·影阁总部

影阁总部里,阳光明媚,鸟语花香。陆砚昭收到胜利信鸽时,正在校准最后一批改良一窝蜂。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仿佛所有的疲惫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春桃捧着染血鹰纹匕首匆匆走来,刀柄刻“刘”字。“公子,沈百户说叛徒是初代楼主曾孙,匕首鞘藏方孝孺绝笔——‘影阁非刘姓私有,当为社稷所用’。”春桃说道。

陆砚昭抚摸令牌与玉佩契合处,心中突然明了初代楼主与方孝孺的约定。窗外信鸽群飞,脚环金色纹路组成《唐韵》密信:“鞑靼退,叛徒诛”。

鹰纹令牌挂回墙上,四堂标牌熠熠生辉。风堂信鸽飞往江南,它们带着影阁的情报,如同信使一般穿梭在大江南北;火堂火器运向居庸关,那一门门火炮和火箭,仿佛是影阁的利刃,守护着国家的边疆;水堂清查西域商队,他们的眼神锐利而警惕,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线索;山堂重绘密道图,那一张张图纸,仿佛是影阁的地图,指引着他们在黑暗中前行。

应州边境,沈知微掩去耳后莲花胎记,望着满山鹰纹令旗,心中感慨万千。影阁新制已立,而靖难遗孤的秘密,才刚揭开一角。在未来的日子里,影阁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而陆砚昭、沈知微等人,也将继续为了国家和正义,踏上新的征程。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喜欢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请大家收藏:()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