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民间故事选刊是国家级期刊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6章 民间神奇医术3(第1页)

崔家村的人都知道,蛇骨疮是世上最折磨人的病症之一。那疮口从背上生出来,像一条蜿蜒的小蛇,红得发紫,疼得钻心。村里的老人说,这疮是有灵性的,若是让它首尾相连围成一圈,便是大罗神仙也救不回来了。

崔秀兰得这病的时候,正是夏末秋初。起初只是背上有个小红点,痒得厉害,她没当回事,只当是被蚊虫叮咬了。谁知三天过去,那红点竟长成了寸许长的红痕,像一条小蛇盘踞在她背上,夜里疼得她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姑,你这背上的红痕怎么越来越长了?十六岁的崔明给姑姑端药时,无意中瞥见了她衣领下若隐若现的红痕。

崔秀兰叹了口气,把药碗放在桌上,没喝。村里的张郎中说可能是蛇骨疮,给了些药膏抹,可越抹越疼,今早起来一看,那又长了一截。

崔明心头一紧。他听村里老人讲过蛇骨疮的厉害,忙绕到姑姑身后,轻轻掀开衣领一看——只见一条紫红色的疮痕从右肩胛骨斜斜向下,已经长到了腰间,像一条狰狞的蜈蚣趴在背上。

姑,这得赶紧治!我听说村西苏家会治这个。崔明急道。

崔秀兰面露难色:苏家那秘术神神道道的,听人说都不白看...

钱的事您别操心,爹临走时给我留了些。崔明不由分说,进屋取了钱袋,又找了块干净的布巾给姑姑披上,咱们这就去。

苏家住在村西头的老槐树下,独门独院,青砖灰瓦,看着比一般农户气派些。崔明扶着姑姑来到门前,只见两扇黑漆大门紧闭,门楣上挂着一块褪了色的木匾,上书二字。

崔明抬手叩门,铜环撞击门板的声音在寂静的午后格外清脆。不多时,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露出一张中年男人的脸——浓眉大眼,面色红润,下巴上一绺山羊胡,正是苏家当家的苏守山。

苏叔,我姑姑得了蛇骨疮,求您给看看。崔明恭敬地作了个揖。

苏守山目光落在崔秀兰苍白的脸上,又扫了眼她肩背处,眉头一皱:进来吧。

院内收拾得干净利落,东墙根下种着几株崔明叫不上名字的草药,西边搭了个凉棚,下面摆着石桌石凳。苏守山领着二人来到院中央,抬头看了看天——正是未时,日头最毒的时候。

就这儿吧。苏守山指了指地上的一块青石板,崔家娘子,把背露出来,对着太阳。

崔秀兰有些犹豫,但在崔明的帮助下还是解开了上衣后摆,露出整个背部。阳光下,那条紫红色的疮痕显得更加狰狞,从右肩一直延伸到左腰,足有一尺多长,皮肤肿胀发亮,边缘处已经有些溃烂。

苏守山眯眼细看,伸出食指在疮痕上方虚划了一下,摇了摇头:再晚两天,这就要合围了。

崔明心头一颤:苏叔,能治吗?

能是能,不过...苏守山捻着胡须,欲言又止。

崔明会意,连忙掏出钱袋:您说个数。

苏守山摆摆手:先治病,钱的事回头再说。说罢转身进了屋。

不多时,他拿着一支毛笔和一方砚台出来,在石桌上研起墨来。那墨黑得发亮,在阳光下泛着奇异的蓝光。研好墨,苏守山提起毛笔,对着太阳高举过头,嘴里念念有词。崔明竖起耳朵,却只听到几个零碎的词句:...太阳真君...墨通阴阳...移疮化毒...

念罢,苏守山蘸饱了墨,走到崔秀兰身后,笔尖悬在疮痕起始处约莫一寸的上方,忽然手腕一抖,画了个完美的圆圈,将整个疮痕圈在其中。说来也怪,那墨线一落在皮肤上,崔秀兰就一声,却不是痛苦的呻吟,而是如释重负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