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风起豫章在哪个位置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章 血火与洗礼(第2页)

陈石头没有令部队穷追,他的目的已经达到——重创了敌人的尖刀,挫败了其东路攻势。他立刻命令部队沿着预设路线,迅速撤离鹰嘴涧,向第二道阻击阵地转移,同时布下诡雷迟滞追兵。

西路由王连长亲自督战,投入了一个多连的兵力,近一百五十人,配属两挺重机枪和两门老旧的60毫米迫击炮。他们的战术简单粗暴——利用兵力火力优势,强攻通往老鸦洞的另一条主要通道,野狼峪。

负责西线阻击的是二排以及三排一部,由经验丰富的一排长统一指挥。赵永贵也主动要求留在西线,负责稳定军心和监督纪律。

战斗从一开始就异常惨烈。敌人的迫击炮弹呼啸着砸在二排的前沿阵地上,掀起漫天泥土和碎石,爆炸声震耳欲聋。重机枪子弹如同金属风暴,扫射着山坡上的每一寸土地,压得守军几乎抬不起头。

“不要露头!等炮击停了再进入阵地!”

“注意敌人步兵!放近了再打!”

各级班长声嘶力竭地吼叫着,努力维持着防线。

新兵们经历了最初的恐惧后,在老兵的身先士卒和赵永贵不时穿梭在战壕中、用嘶哑声音鼓舞下,渐渐稳住了阵脚。王栓柱趴在一个散兵坑里,耳朵被爆炸震得嗡嗡作响,他死死咬着牙,按照班长的命令,只有在敌人步兵冲到五六十米距离时,才探出头,瞄准那个冲在最前面的身影,扣动扳机!

“砰!”

他看到那个敌兵踉跄了一下倒下,心中没有任何快意,只有一种麻木的冰冷。他想起了赵政委的话:“我们不开第一枪,但敌人把刀架在我们脖子上时,我们必须反击!”

敌人的步兵在火力掩护下,如同潮水般一波波涌上来。守军依靠险要地形和预先设置的障碍物,顽强地阻击着。手榴弹成了最有效的武器,成捆地投向敌群,炸得人仰马翻。

赵永贵不仅鼓舞士气,还亲自带着救护组,冒着横飞的子弹,将伤员拖下火线。他的手臂被流弹划伤,鲜血染红了衣袖,却浑然不觉,依旧大声呼喊着:“同志们!坚持住!东路的兄弟已经打退了‘白鬼’!我们绝不能给队伍丢脸!”

他的身影和话语,成了西线阵地上最坚实的支柱之一。

然而,敌我力量悬殊实在太大。在敌人不计伤亡的猛攻下,西线第一道阻击阵地多处被突破,守军伤亡不断增加,被迫逐步后撤至第二道、第三道预设阵地。每一道阵地的放弃,都伴随着惨烈的厮杀和生命的消逝

东西两线的战报不断传到林峰所在的指挥点。东线成功击退“白鬼”,西线虽然节节后退,但给予了敌人重大杀伤,且主力尚存,仍在顽强抵抗。

林峰知道,决战的时刻到了。敌人锐气已挫,尤其是东路的“尖刀”被砸断,王连长部的士气必然受到影响。

“命令西线部队,逐步向老鸦洞核心区域收缩,依托最后一道防线固守。命令东线陈石头,留下小股部队监视,主力立刻向西线机动,我们要给王连长来个狠的!”

与此同时,小豆子兴奋地汇报:“峰哥!截获敌人电报!王连长在向县城求援,说伤亡惨重,‘灰衣人’损失不小,攻势受挫!”

时机成熟!

林峰立刻下令早已准备多时的一支小分队,携带仅有的炸药,绕到敌人侧后,对其后勤辎重和炮兵阵地发起了突袭!

爆炸声从敌人后方响起,浓烟滚滚。正面久攻不下的王连长部,本就士气低落,闻听后方遇袭,又见东路的“灰衣人”败退下来,顿时军心大乱,溃退如同雪崩般发生!

“全线反击!”

林峰下达了最后的命令。

嘹亮的冲锋号(用牛角号代替)在老鸦洞山谷间回荡!所有还能战斗的队员,如同出闸的猛虎,从各个阵地跃出,向溃退的敌人发起了猛烈的追击!

这场持续了大半天的激烈攻防战,最终以林峰团队的惨胜告终。他们付出了二十余人牺牲、三十余人负伤的沉重代价,但成功击退了数倍于己、且拥有精锐力量的敌军,毙伤俘敌超过一百五十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尤其是从那支“白鬼”小队残部手中,缴获了两支受损但主体完好的诡异能量武器和部分相关装备!

经此一役,“林字营”之名,真正威震赣南。他们不再是被人追剿的残兵,而是一支任何人都不敢小觑的强悍武装。而队伍自身,也在血与火的极致洗礼中,褪去了最后的稚嫩,淬炼成了真正的钢铁之师。政委赵永贵的身影,和他那嘶哑却坚定的声音,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一个幸存者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