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风起豫章在哪个位置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章 新芽与暗影(第2页)

村子里那些荒诞的流言,在经历了最初的喧嚣后,渐渐沉淀下来,但一种更具体、更阴险的猜测开始蔓延。有眼尖的村民注意到,后山那边偶尔会在深夜,看到极其微弱、一闪即逝的奇异光亮(可能是激光测试或电路火花),还能听到一种低沉的、不同于任何已知野兽或机械的嗡嗡声(水轮机或自制设备运转)。

这些零星的发现,与之前“无声妖火”的传说结合起来,催生出了新的版本:林家崽子不是在练妖法,而是在捣鼓某种谁也没见过的“西洋电术”,能隔空取物,杀人无形。

这个说法,反而比纯粹的妖法传说,更能引起某些有心人的重视。

瑞金县城里,暂时偃旗息鼓的王连长,接待了一位不速之客——李文渊。这位来自南昌的矿业专家,并未因上次考察受阻而放弃。

“王连长,闲话不多说。”李文渊推了推金丝眼镜,神情严肃,“我查阅了大量古籍和西洋资料,结合前次考察所见种种异常,基本可以断定,后山那些人掌握的,绝非寻常匪类手段,也非简单的‘电术’。那更可能是一种……基于未知原理的能量应用技术。”

他拿出几张手绘的草图,上面是根据目击者描述和地面痕迹反推的、极其粗略的“光束武器”示意图。“此物若能为我所用,于国于民,功莫大焉。若任其流落在外,或被……某些别有用心之人掌控,后果不堪设想。”

王连长听得半懂不懂,但“能量应用”、“功莫大焉”这些词让他心跳加速。“李专员,您的意思是?”

“强攻损失太大,且未必能获得核心技术。”李文渊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当务之急,是确定其技术来源和原理。我需要更接近他们,最好是能安排人手,打入其内部。”

王连长面露难色:“这……那帮泥腿子警惕得很,根本混不进去啊!”

“未必需要直接混入营地。”李文渊淡淡道,“从其周边入手,比如,那个与他们有过来往的‘广济堂’,或者……村里那些可能与他们有接触的人。我们需要信息,任何细微的信息都可能是关键。”

新的渗透与侦查,在更专业、更隐蔽的层面展开了。

几乎同时,广州方面的苏澈,也收到了一份关于林峰团队近期动态的详细报告,其中重点提及了他们对工具的使用效率、对步枪的改进尝试,以及……林峰似乎在秘密研究“电讯”相关技术的迹象。

“哦?开始触碰无线电了?”苏澈饶有兴致地摸着下巴,“看来,我们这位‘猎户’先生的胃口和潜力,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通知下去,下一批物资,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无线电基础教材和……一点点更关键的元件。我们要看看,这棵幼苗,到底能长出多高的树。”

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给北边的朋友,再添一把火。把‘后山可能在研发新式通讯技术’的消息,巧妙地‘泄露’给该知道的人。”

三方势力,如同盘踞在蜘蛛网上的猎手,都将目光投向了后山那看似平静的角落。林峰团队在困境中萌发出的技术新芽,在吸引来更多养分的同时,也招致了更多、更危险的暗影。成长,注定伴随风雨,甚至可能是毁灭性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