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罪案拼图小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章 低温迷宫(第2页)

“冷库内实际温度是-22c,但人体通过衣物、脂肪层的隔热,核心温度会比环境温度高8到10c。也就是说——”

“陈野被冷藏时,刚好卡在失温致死的临界点。”我替她说完,后颈的寒毛根根竖起,一种恐惧的感觉涌上心头。

张队的笑声突然在通风管道里炸响,这次混着电流杂音,像生锈的齿轮在碾磨,那声音难听至极,让人毛骨悚然。

“沈专家终于拼对一块了?”

林疏桐猛地拽我后退半步,我们的影子在冷藏柜玻璃上重叠成模糊的团,那影子在玻璃上晃晃悠悠,仿佛随时都会消散。

老吴的手还停在记录单上,指节因为用力发白,那手指紧紧地抓着记录单,似乎想要抓住这关键的线索。

温度记录仪的数字又开始跳动,这一次,59分32秒的倒计时变成了血红色,那刺眼的颜色在玻璃上投下扭曲的光斑,仿佛是魔鬼的眼睛在注视着我们。

“知道为什么选你做拼图师吗——”

金属撞击声突然从头顶炸开,那声音震得我耳朵生疼。

我抬头的瞬间,通风口的栅栏哐当落地,有阴影顺着光束飘下来,像一张被拉长的人皮,那阴影在光束中摇曳,让人不寒而栗。

林疏桐的听诊器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那声音在这寂静的空间里显得格外突兀。

老吴的手指在记录单上划出一道褶皱,那是三年前陈野被救出时,记录员手写的备注:“奇迹般存活”。

而在我们身后的冷藏柜玻璃上,不知何时映出一道瘦高的影子。

他的嘴角翘着,和三年前结案报告里,张队在陈野获救现场拍的那张照片里的弧度,分毫不差。

玻璃上的影子咧开嘴,我后槽牙咬得发酸——那弧度和三年前结案报告里张队站在陈野病床前的照片,连嘴角上扬的角度都分毫不差。

他右手晃着半枚警徽,金属碰撞声像极了母亲遇害那晚,我躲在衣柜里听见的、凶手鞋跟上刮擦墙面的轻响。

那声音仿佛带着过去的恐惧,在我的脑海中回荡。

"沈墨。"林疏桐突然攥住我手腕,她的手指比冰块还凉,那凉意透过皮肤,让我的手腕一阵刺痛。"实验台第三个抽屉。"她呼吸喷在我耳边,带着急诊室消毒水的苦味儿——我这才注意到她不知何时蹲在了墙角,膝盖压着满地碎冰,那碎冰在她膝盖的压力下发出“咔嚓”的声响,她正用解剖刀挑开生锈的抽屉锁。

老吴的咳嗽声卡在喉咙里,他扶着冷藏柜的手滑下来,指甲在金属表面刮出刺耳的划痕,那划痕在金属表面格外明显,仿佛是一道伤痕。

我盯着张队影子里晃动的警徽,突然想起十二岁那个雨夜:母亲倒在血泊里,床头温度记录仪显示4c——警局档案里写着"案发时冷库温度4c,符合凶手抛尸时间",可现在看张队手里那半枚警徽边缘的凹痕,和当年温度记录仪被篡改的芯片缺口...

"找到了!"林疏桐的声音带着震颤,那声音中充满了惊喜和紧张。

她从抽屉里抽出个密封袋,里面是枚泛黄的齿模,边缘沾着陈野案件卷宗里那截断指的血渍。

那血渍颜色暗沉,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我凑过去时,她正用镊子夹着断指比对齿痕——凹凸的弧度像钥匙对锁孔般严丝合缝。"看这里。"她镊子尖点在齿模右侧第三颗臼齿的磨损处,"三年前陈野案凶器是带锯齿的冰凿,这道斜45度的划痕..."她突然抬头,瞳孔在冷光里缩成针尖,"和我在凶器上提取的摩擦痕迹,角度完全一致。"

冷藏柜的温度警报突然尖啸起来,那声音尖锐刺耳,仿佛要刺穿人的耳膜。

我手腕上的电子表疯狂跳动,-23c、-24c,睫毛很快结满白霜,那白霜让我的眼睛变得模糊,连眨眼都成了钝痛。

老吴踉跄着去按温度调节钮,手刚碰到按键就像被烫到似的缩回来:"没用,这台机器被改过,温度只能降不能升。"他额头的汗珠子刚冒出来就冻成冰晶,那冰晶顺着皱纹滚进衣领,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小墨,你妈...当年的温度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