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韩剧犯罪拼图第三集解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章 天台的倒影(第5页)

那个在调度室里显得格外心虚的女孩,那个与暗网论坛有所关联的人。

一个念头闪过,我让林疏桐在路边稍作等待,独自走向了分拣站的调度室。

现在是深夜,调度室的门锁着。

我观察了一下,是指纹密码锁。

这种锁通常会有进出记录。

我尝试联系了值班的保安,以协助调查为由,查看了近期的开锁记录。

果然,在“碎尸邮包案”案发当晚,也就是快递箱被标记“12.23”的那一晚,陈雨的指纹开锁记录,赫然存在两个小时的空白期!

这意味着,那段时间,她可能根本不在调度室,或者,有人用其他方式进入了这里。

我立刻让保安调取了调度室外部走廊以及分拣站后门附近的监控。

快进到案发当晚的那个时间段,画面中,一辆没有明显标识的白色冷链货车,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分拣站后巷,也就是临州一中废弃教学楼的正下方。

货车发动机发出轻微的“嗡嗡”声,车身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神秘。

货车停留了大约半个小时,几个人影在昏暗的灯光下忙碌地装卸着什么,看不清具体物品。

关键是,那辆货车的车尾编号被一块破布刻意遮挡了!

但我敏锐地捕捉到了它后轮碾过地面时留下的独特压痕——那种双联轮胎外侧边缘磨损不均、内侧有细微切割状痕迹的特征,与之前在“碎尸邮包案”第一个受害者王建国鞋底提取到的红土颗粒分布模式,几乎完全吻合!

那种红土,源自临州西郊废弃的采石场,而王建国生前最后的活动轨迹,就曾指向那里!

这辆冷链货车,绝对有问题!

这种吻合不仅仅意味着车辆与受害者可能存在关联,也许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完整的犯罪链条,冷链货车可能是运输犯罪物品的工具,而受害者鞋底的红土颗粒则是他们之间联系的纽带。

我还得思考这其中是否存在其他未知的因素,比如运输的时间安排、路线选择等,会不会与案件的其他线索有关联。

我立刻将这个发现通过电话告知了张队。

从快递分拣站出来,外面的风更大了,吹得路旁的树叶沙沙作响。

我快步走向林疏桐的车,心中满是对案情的思索。

坐上车后,窗外的街景飞速后退,灯光在眼前不断闪烁。

车在马路上疾驰,发动机的轰鸣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我靠在座椅上,脑海中依旧在整理着各种线索。

不知不觉,车已经开到了警局门口。

回到市局,刚走进刑侦支队的大办公室,就看到张队正站在一块巨大的显示屏前,脸色铁青。

屏幕上,赫然播放着一段监控录像,画面有些摇晃,但内容却让我如遭雷击——那是我在废弃天台蹲下身子,用放大镜查看地面胶布的背影!

“这是……”我喉咙发干。

张队指着屏幕,声音沙哑:“这是十五分钟前,我们技术科紧急从临州一中那个‘瘫痪’的监控主机里恢复出来的片段。但诡异的是,你看这个拍摄角度。”

他调出一个警局周边的建筑平面图,在上面标记了两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