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流放岭南的名人是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7章 打井(二)(第1页)

宋清越家两口井的清泉,像带着魔力的甘霖,瞬间滋润了整个桃花源的心田。

不出三日,全村人都聚集在宋清越家的院子里,围着那两口井啧啧称奇。

刘叔蹲在井边,看着辘轳轻松地提上一桶清澈的井水,感慨万千:以前总觉得挖井太费功夫,如今才明白,这功夫下得值!累一时,却能惠及子孙后代啊!

可不是嘛!宋大川掬起一捧井水,任由清凉从指缝间流淌,外头旱得地都裂开了缝,幸好咱村四周都是树林子。老天不下雨,地底下总归还藏着活命的水。

村民们围着井口议论纷纷,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渴望的光芒。这时,宋清越站上一块青石,清脆的声音传遍整个院落:

乡亲们,既然咱们已经掌握了打井的技艺,不如趁热打铁,给每家每户都打一口井!虽然辛苦些,但有了井,往后天再旱,咱们也能喝上一口干净水!

刘大牛第一个响应,清越妹子说得对!咱们齐心协力,把全村的井都打出来!

对!一起打井!老天能几个月不下雨,那我们就用自己的办法向大地借水!

村民们群情激昂,纷纷表示支持。

在宋清越的统筹下,桃花源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打井运动。全村青壮年分成三个小组,由宋清越、宋大川和刘叔分别带队,挨家挨户帮忙打井。

宋清越带着阿进和几个年轻人,负责选址和技术指导。她先来到刘叔家,在院子里仔细勘察。

这里,她指着一处长满青苔的角落,地下应该有水源。

刘大牛迫不及待地抡起镐头开挖。果然,挖到一丈深时,井壁就开始渗水。村民们干劲更足了,轮番下井挖掘。不出两天,刘叔家就拥有了一口两丈深的水井。

刘叔家打完井之后,就到宋大川家。有了前两次的经验,这口井打得更快了。宋大川特意在井口砌了青石,还做了个木制井盖。

这可是咱们的救命井啊!宋大川摸着光滑的井沿,眼中满是欣慰。

然而,打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当轮到刘栓子家时,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清越妹子,这里挖不下去!负责挖掘的年轻人在井底喊道,底下全是石头!

宋清越连忙让人把井下的大牛拉上来,亲自下井查看。井底果然是一片坚硬的岩层,镐头砸上去只能留下一个白点。

完了,刘栓子娘急得直跺脚,这可怎么办?难道咱们家就打不成井了?

围观的村民也都面露难色。在这片岩层上打井,无异于愚公移山。

宋清越却不慌不忙,她仔细观察岩层的走向,又爬出井外,在院子里来回踱步。突然,她停在院墙边的一棵老树下。

栓子娘,别急。宋清越指着槐树说,这棵树长得这么茂盛,底下肯定有水源。咱们在院子外面打一口井试试。

院子外面?刘栓子爹有些犹豫,那取水多不方便。

总比没有井强。宋清越安慰道,而且我观察过了,从院墙到这里不过二十步距离,咱们修条小路,取水也方便。

宋清越在槐树下重新选点,这次她先用铁钎探路,确认底下没有岩层后才开始挖掘。

果然,挖到一丈五尺深时,清澈的地下水汩汩涌出。刘栓子一家都开心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