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流放岭南的名人是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6章 腌腊肉(第2页)

张翠翠是制作广式腊味的主力。

她教刘氏,将准备做广式腊味的那部分猪肉仔细区分开来。肥肉切成细小的丁,瘦肉切成稍大的薄片或小条。

然后,她开始调制至关重要的腌料:白糖、酱油、盐、以及一些自家酿的米酒。她将肥瘦肉混合,倒入调好的腌料,用力抓拌、揉搓,让每一块肉都均匀地裹上酱色的调料,腌制起来备用。

另一边,刘氏则将猪小肠翻面,用面粉和盐反复搓洗,去除黏液和异味,处理得干干净净,准备用来灌制腊肠。

而王夫人则坐在小凳子上,面前放着两个大盆,一个盆里是翠翠腌制的广式腊肉料,另一个盆空着,等着宋清越回来处理烟熏口味的。她细心地帮着挑拣肉块,确保没有残留的猪毛。

等到宋清越和宋砚溪背着满篓的“香料”回来时,家里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

“姐姐,看,翠翠姐腌的肉,闻着就好香!”宋砚溪兴奋地指着那盆酱色的肉。

宋清越放下背篓,深吸一口那带着酒香和酱香的浓郁气味,赞道:“翠翠,你这手艺一看就专业!”

她也不耽搁,立刻开始处理烟熏口味的腊肉。她选的是大块的带皮五花肉和一部分后腿肉。

调制腌料则与广式截然不同:以粗盐为主,加入炒香后碾碎的花椒、以及少量捣碎的干辣椒,同样淋入少许米酒。

她将盐椒混合物用力揉搓在肉块上,尤其是肉皮部分,反复按摩,确保入味,然后将其码放在另一个大盆里,用重物稍微压实,让肉块充分吸收调料。

到了灌肠环节。刘氏和王夫人帮忙撑着洗好的肠衣,张翠翠熟练地将腌制好的广式肉馅用一个小漏斗灌入肠衣,宋清越则学着样子,将烟熏口味的肉馅灌入另一批肠衣。

宋砚溪则拿着细棉线,跟在后面,等肠衣灌到一定长度,就灵巧地打结分段,还不时用细针在灌好的腊肠上扎些小眼,防止蒸煮时破裂。

院子里,一排排用绳子系好的、红白相间的广式腊肠和一排排颜色更深、带着花椒颗粒的烟熏腊肠被挂在了竹竿上,在冬日的暖阳下泛着诱人的光泽。那些大块的烟熏腊肉也被用绳子穿好,挂了起来。

“好啦!我们岭南传统的腊肉腊肠就放在这里晒着就行,白天晒太阳,晚上收进屋里,别沾了露水。”张翠翠拍了拍手,对自己的作品很满意。

宋清越则指着她那部分腊肠腊肉说:“这些再晾一天,等表面干爽些,我们就搭个简单的熏棚,用咱们采回来的柏树枝、柚子皮慢慢熏。”

看着满院子悬挂的劳动成果,想象着不久后蒸锅里飘出的腊味饭香和烟火袅袅中熏制出的独特风味,五个女人相视而笑,虽然忙碌了一整天,腰酸背痛,但心中充满了对美味和未来生活的期待。

这浓浓的烟火气,便是最踏实、最温馨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