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流放岭南的名人是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6章 做月饼(第2页)

宋清越指挥张阿进:“阿进,去菜地挖些黏性好的黄泥回来!要湿一点的!”

她又对好奇围过来的宋砚溪说:“溪溪,去找些小石头来,鸡蛋那么大就成!”

她自己则去找了几块旧砖头。

材料很快备齐。宋清越撸起袖子,亲自上阵。她先在院子里选了个通风又安全的角落,用砖头垒了一个简单的方形基座,中间留空。

然后,她开始用黄泥混合着小石子,加水搅拌成硬挺的泥浆。

“姑娘,您还会这个?”张阿进一边帮忙递泥浆,一边难以置信地问。

他觉得自己这位主子简直无所不能。

“嘿嘿,见过猪跑!”宋清越含糊地应着,手下不停。

她回忆着看过的面包窑图片和之前垒石灰窑的经验,先用泥巴在砖基上垒出一个厚厚的、拱形的窑室,前面留出一个拱门作为添柴口和观察口,后面则用一根粗竹筒预留了出烟口。

她仔细地将内壁抹得尽量光滑。

搭窑的技术,她确实有底子。虽然这个小烤炉比石灰窑简单得多,但原理相通——保温、聚热、排烟。

在她的巧手和张阿进的协助下,不过一个时辰左右,一个模样古朴、敦实可爱的小小面包窑就出现在了院子里!

为了让窑体尽快干燥可以使用,宋清越立刻在窑室里点燃了一把小火,用文火慢慢烘烤。

泥坯在火焰的舔舐下,水分逐渐蒸发,颜色由深变浅,虽然表面出现了一些细小的裂纹,但整体结构非常牢固,完全不影响使用。

就在宋清越烘烤窑炉的时候,张翠翠那边的高粱面团也醒发好了。

她将面团分成小剂子,熟练地擀成面皮,包入调好的猪肉葱馅,收口,再轻轻压成一个个圆滚滚的小饼坯,还用洗干净的小木梳在饼坯背面压出了简单的花纹。

“姑娘,饼坯都做好了。”张翠翠端着一盖帘圆溜溜的饼坯走过来。

这时,宋清越的面包窑也烘烤得差不多了,窑体内壁摸上去已经温热干爽。

“太好了!时间刚刚好!”

宋清越兴奋地说,“翠翠,快,拿几个饼坯过来,咱们试试这窑炉成不成!”

她小心地将几个饼坯放在一块干净的薄石板上,然后用长柄的木铲将石板送进了尚有余温的窑室深处,迅速封住了窑门。

接下来的时间,就成了充满期待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