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中秋节(第2页)
刘氏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更多的却是藏不住的自豪,“都是越越那丫头,不知从哪本杂书上看来主意,非要弄这个什么‘面包窑’。没想到还真让她弄成了,烤出来的饼子,倒是比蒸的、煎的都香。”
宋大婶听得心痒,忍不住从油纸包里掰了一小块月饼,放进嘴里细细一嚼,眼睛顿时亮了:“嗯!好吃!外面这层酥酥的,里面又软和,这肉馅也香!咋做的?快教教我,我回去也做点,借你家这宝贝窑用用,我家二蛋指定爱吃!”
刘氏笑道:“这我可不敢居功,窑是越越搭的,饼是翠翠做的。你得问我们的小厨娘!”
她说着,朝刚从菜园回来,正在水缸边湃瓜果的张翠翠招了招手。
翠翠听到召唤,擦了擦手,有些腼腆地走过来。
宋大婶拉着她的手,连声夸赞:“好孩子,真是手巧!这饼子做得忒好吃!跟婶子说说,咋做的?”
张翠翠被夸得脸颊微红,低着头,声音细细的,却条理清晰:“婶子过奖了。就是用舂细的高粱粉,加了点猪油和面,馅儿是猪肉末和野葱调的味,没什么特别的……”
她这般谦虚乖巧的模样,更惹人喜爱。
宋大婶当即决定,马上回家准备材料,请翠翠去指导。
这消息像一阵风似的在小小的村子里传开了,不一会儿,刘婶、王婶,还有刘栓子娘都闻讯赶来,挤在宋清越家的小院里,围着翠翠问东问西。
翠翠起初还有些放不开,话不多,只是默默地演示,手把手地教。但当看到婶子们在自己的指导下,成功做出一个个圆滚滚的饼坯时,她脸上也渐渐露出了恬静而满足的笑容,那笑容里带着一种被需要、被认可的喜悦。
整个下午,宋清越家的院子就成了临时的“月饼作坊”,面包窑也变成了“共享面包窑。
各家把在自己家做好的饼坯拿来,由宋清越和张阿进负责掌控火候,一炉一炉地烤制。
空气中弥漫着混合了高粱、猪肉和油脂的浓郁香气,夹杂着婶子们爽朗的笑声和孩子们期待的张望,节日的氛围被烘托得愈发浓烈。
大家都夸翠翠手艺好,是个宝,翠翠只是抿嘴笑着,手脚麻利地帮忙,并不多言。
半下午,热闹暂告一段落,各家都捧着自家金黄油亮的月饼欢天喜地地回去了。
翠翠这才回到灶房,开始专心准备今晚的重头戏——中秋团圆饭。
宋清越给她打下手,看着翠翠熟练地起锅烧油,将斩好的鸡块倒入锅中,伴随着“刺啦”一声响,浓郁的香气瞬间爆开。
翠翠翻炒的动作不疾不徐,透着一种沉稳的韵律感。
她往锅里加入姜片、野葱结,又舀了一勺自家晒的豆酱,倒入适量的水,盖上锅盖焖煮。
“姑娘,这里烟熏火燎的,您去歇着吧,我能行。”
翠翠见宋清越还在旁边,轻声说道。